中印二战后发展比较解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总述  中国和印度,同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是人口突破12亿的超级人口大国,一个雄踞亚洲南方,雄心勃勃,一个屹立亚洲东方,期待再现辉煌。 不论从地理还是历史,中印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近年来印度的强势崛起,和中国一起成为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的两个国家,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同时,更多的人将这两个国家放在一起去对比,去思考,去发现。 相容与相斥,机遇与挑战,大国崛起的道路中,中印有着怎样的对比,有着怎样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960万) 印度(328万) 从历史,我们看到… 1. 依托大河发育,中国有母亲河黄河,印度也有母亲河恒河。 2.公元前6世纪,中印两大民族的发展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活跃期,中国出现了一个伟大人物孔子,他创造了儒教;印度出现了一个伟大人物释迦牟尼,他创造了佛教。 3. 经过一系列战争,公元前3世纪前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孔雀王朝统一了印度,两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一统政权。中印两国在历史上都不断遭受外来入侵。尽管多次受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但这两个社会的主体文化(中国古代以儒学为核心,印度古代以印度教为核心)都未曾中断。中印两个文明都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4. 到了近代,这两个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又都落后于西方,都有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痛苦经历。 5. 中印在几乎相同的年代获得新生。中国在1949年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印度则在1947年独立。在以后的六十余年里,两国走上了各自摸索,发展和腾飞的道路。 从地理,我们看到…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位于东5区。实际控制面积约316万平方公里(包括中印边境藏南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宣称其领土为328万7800平方公里,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为东亚最大的国家。 中国和印度都是伟大的文明,分别成为亚洲两个文明圈的中心。在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你很容易看到中华文化的历史影响;在南亚和许多东南亚国家,甚至远至印度尼西亚,你也很容易看到印度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印两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做出过杰出贡献。 发展面临的困境,我们看到… 印度人口约12亿,中国人口约13亿(2011年数据),庞大的人口基数对环境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的压力。 贫富差距大,贪污腐败严重,资源分布不均匀等都是中印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和中国类似,印度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水平落后,吸收了大部分就业,面临棘手的“三农”问题。印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起了“绿色革命”重点发展农业,解决了粮食问题。此后印度农业的发展速度降低,现在的水平比中国还要落后。农业占印度GDP的比重为25%左右,而中国不到20%。 中国 二战后,经过解放战争,最终由共产党执掌家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印度 1947年印度独立后,完全保留英国殖民主 义时期确立的议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修订完善,最终发展为议会民主制度。 新加坡前总统蒂凡那用钟打了个贴切的比喻:英国离开印度时,印度人把钟修理好,钟还是英国钟,却以印度的方式走动。 印度和中国在经济发展上是最具有比较性的两个大国。两国选择了不同的经济改革道路,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经济结构:印度服务,中国制造   1991年对于印度的意义就好像1978年之于中国。印度1991年开始全方位经济改革,国民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对印度经济贡献最大的是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服务业,占GDP的50%。之所以将印度的信息产业包括在服务业的范畴内,是因为印度的信息产业主要是软件服务业,而中国则主要是硬件制造业。 服务业的大发展是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来自摩根斯坦利的数据显示,服务业占印度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40.6%上升至2003年的50.8%,占印度GDP累计增长的62%。中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由1990年的31.3%上升至2003年的33.1%。期间,中国服务业经济的扩张在总体GDP累计增长中仅占33%。但是印度发展了两头却忽视了处在中间的制造业。印度的制造业和中国的服务业情况正好类似,从1990年到2003年,制造业比重基本上停滞在27.2%的水平,而2003年中国的数字是52.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