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至今世界上最昂贵的十幅画 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 凡高《加谢医生的肖象》 荷兰画家鲁本斯《殴打婴儿》 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 凡高《自画像》 鲁宾斯《对无辜者屠杀》 毕加索《双臂抱胸的女人》 凡高《鸢尾花》 毕加索《梦》 塞尚《静物》 第三节 打破隔离的坚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艺术 (共融性) 1、经济: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政治: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一、文学艺术潮流的背景 1、欧美文学 法国: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美国:海明威 2、亚非拉国家:泰戈尔(印) 二、世界的文学 3、无产阶级文学:马克西姆·高尔基(俄) 鲁迅(中) 欧美文学继续散发着光彩,而美国文学以幽默为主旋律,轻松诙谐 亚非拉文学在保留本国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无产阶级文学出现社会主义现实文学 三、音乐的变奏 特点:民族性、多样性 派别 印象主义 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 国家 特色 人物 作品 法 奥地利 俄 空灵幽静 表现自我、表现内心 简约、自然 德彪西 勋伯格 斯特拉文斯基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 四、美术的发展 — 毕加索与立体派 特点: 立体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后来定居法国巴黎。他从19世纪末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 根据用色的不同,1907年以前毕加索的创作被分为“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1907年前后他受非洲黑人艺术和塞尚绘画的影响,形成了创作生涯中的“黑人时期”,代表作有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的《亚威农少女》。随后,毕加索和立体派的另一位著名画家布拉克一起探讨立体主义表现技法的可能性,开始了其艺术生涯的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创作了《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以及《有藤椅的静物》等作品。一战后,动荡而悲惨的岁月使毕加索开始重新思考古典世界,他进入了创作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毕加索与立体派 毕加索与立体派 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并以此事件为题材,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画面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毕加索用他的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创作了各种艺术风格的作品,用自己的艺术之笔谱写了一曲不朽的生命之歌。 格尔尼卡 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 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也许你要奇怪,为什么我们要把他叫做“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呢?这是因为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四、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取得了共同发展。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特有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 本课知识结构 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罗曼?罗兰 亚洲 美国:海明威等 印度:泰戈尔 日本:川端康成 无产阶级文学:高尔基 、鲁迅 新古典主义:(俄)斯特拉文斯基 19C末20C初 音 乐 印象主义:(法)德彪西 表现主义:(奥地利)勋伯格 美 术——立体派与毕加索 GO!练练去! 这一时期,欧美文学继续散发着光彩。在欧洲,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凭借其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也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海明威是个传奇人物,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因此作品中的人物不少是藐视死亡的勇士。《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大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体网络构架-草稿.docx
- !第四节 干燥技术.ppt
-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初中生物图集(附题目)(人教版).docx
- !-数字图像-5-图像分割OK.ppt
- #3机海水升压泵电动机检修文件包.doc
- $2.3复合函数及反函数的求导法.ppt
- %动物检疫基本知识9%B1%BE.ppt
- (5.19.1)谨防动物咬伤.ppt
- (9.24) 图书资料的建设与利用综述.doc
- (12.3.1)木本花卉.ppt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__百分数的应用_常考题型练习.ppt
- 《大高考》2016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二轮专题配套练习:五年高考真题 专题十七碰撞与动量守恒.doc
- (必修2)32《DNA分子的结构》.ppt
- 《大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第三部分专题十八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
- 《大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五年高考真题:专题04 曲线运动.doc
- (编号204)氮代谢.ppt
- (昌达)永川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农村公路) - 副本.doc
- 《大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五年高考真题:专题17 碰撞与动量守恒.doc
- (词汇型单选+阅读理解)(含答案).doc
- (答案解析版)2014年11月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真题与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