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王继燕. SFD-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优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0. [2]曹磊,高德平,江和甫.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机理初探[J]. 振动工程学报,2007,06:584-588. [3]姜洪源,张蕊华,赵克定,等.金属橡胶挤压油膜阻尼器阻尼性能分析[J].推进技术,2005, 26 (2 ): 174-177. [4]张蕊华,姜洪源,夏宇宏,罗明军. 金属橡胶挤压油膜阻尼器刚度分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28-31. [5]陈巍,杜发荣,丁水汀,韩树军,李云清. 某超高速转子系统减振结构研究[J]. 航空动力学报,2011,05:1135-1141. [6]范天宇. 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器减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7]林复生,简明摩擦学[J].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7. [8]Lopez h Busturia J M, Nijmeijer H .Energy dissipation of afriction damper[ J] .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04,278(3):539-561. [9]陈日暇.金属切削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0]毛华伟,李松生,李舒宁,常菲,左涛涛,胡志宏. 高速电主轴永磁体减振系统的设计[J]. 现代机械,2009,01:4-5. 谢谢观看 转子动力学 张国烨 导 师:李松生 转子减振系统 Start 目 录 转子减振 干摩擦减振 3 4 5 6 电主轴简介 磁力减振 总结 1 转子振动机理 2 减振方式 Start 前 言 转子振动机理 第一章 挠 度/涡 动 转子轴颈在轴承中转动时,不仅轴颈围绕其中心产生高速旋转,而且轴颈本身还围绕着平衡位置点产生涡旋,这就是你所问的转子涡动。 当轴颈在失稳力的作用下产生涡动后,由于整个转子围绕着平衡位置涡旋,转子将产生离心力,这个离心力又反过来加大轴颈在轴承中的位移量,使失稳力再进一步推动轴颈的涡动。以此下去,愈演愈烈,就形成了油膜振荡。 减振方式 第二章 途 径 一阶临界转速 二阶临界转速 三阶临界转速 降低临界转速 降低转子刚度 降低支承刚度 跨距 直径 弹性支承 消耗减振 减振途径 摩擦损耗 磁力损耗 — * — 减振方式 第二章 01 SDF/ERSDF-挤压油膜阻尼器. 02 SDF/MR-金属橡胶油膜阻尼器. 03 干摩擦阻尼器. 04 磁力阻尼器. — * — 减振方式 第二章 SDF-挤压油膜阻尼器 SDF-挤压油膜阻尼器 SFD的结构十分简单。它是在转子轴承外圈上连接一个圆柱零件,与轴承座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构成油膜腔。轴承外圈上的圆柱零件称为油膜环。油膜腔内充以压力滑油,产生阻尼减振作用。通常油膜环和轴承外圈是不发生自转的,但允许轴承外圈在油腔内任意涡动[1]。 01 — * — 减振方式 第二章 ERSDF-挤压油膜阻尼器 ERSDF-挤压油膜阻尼器 该种阻尼器具有内外两层油膜,由弹性环的凸台分割成多个油腔,内外油膜通过弹性环上的渗油孔连通,阻尼器端面带有封油胶圈,防止滑油从端面大量泄佩转子振动时,通过挤压内外两层油膜,获得阻尼从而减小振动[2]。 02 — * — 减振方式 第二章 SDF/MR-金属橡胶油膜阻尼器 SDF/MR-金属橡胶油膜阻尼器 在传统SFD的端部安装金属橡胶环后,由于金属橡胶环的节流作用,在其入口处的压力要高于大气压,所以会使径向间隙中润滑油的压力增大,极大地提高了SFD/MR的阻尼特性,从而可使转子系统以相对较小的振幅顺利通过临界转速区[3]。 03 减振方式 第二章 SDF/MR-金属橡胶油膜阻尼器-模型建立[4] k0和kb分别为橡胶环的刚度和油膜刚度 平衡方程: SFD/MR系统的等效支承刚度k为: 减振方式 第二章 干摩擦阻尼器 干摩擦阻尼器 该结构在转轴上安装波形弹性垫片及干摩擦片,通过螺母预紧力矩向波形弹性垫片及各干摩擦片提供轴向正压力.干摩擦片随转子振动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耗散转子涡动能量,达到减振、增强转子稳定性的目的[5]. 04 磁力减振 第五章 简 介 磁力减振 利用永磁体的同极相斥及磁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基本原理,使电主轴内部减振系统的两组环形永磁体形成对转轴的径向约束和实现增加系统阻尼的作用,抑制和减小电主轴转子在径向方向上的振动在实现高转速的前提下,使之振动大大减小,提高电主轴的回转精度。 05 干摩擦阻尼器 第三章 应 用 干摩擦阻尼器 第三章 摩擦理论发展[6] 达芬奇 J. 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