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八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练习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燃烧 C、升华 D、变色
2、判断镁条燃烧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镁条变短 D、生成了白色固体
3、“蜡烛会燃烧,蜡烛在燃烧”,文中指的是蜡烛的( )
A、前者指化学变化,后者指化学性质 B、前者指化学性质,后者指化学变化
C、前者指物理变化,后者指化学性质 D、前者指物理变化,后者指化学变化
4、5、火柴燃烧时,发光、发热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火柴在化学变化中存在物理变化 B、火柴在物理变化中存在化学变化
C、火柴在化学性质中存在物理性质 D、火柴在物理性质中存在化学性质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鸡蛋变臭 B. 酒精与水混合 C. 石蜡熔化 D. 液体蒸发
6、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A. 变化时物体的形状是否改变 B. 变化时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C. 变化时是否有光和热产生 D. 变化时物体的状态是否改变
7、下列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有刺激性气味 B、酒精能燃烧C、酒精在常温下呈液态 D、酒精为无色液体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具有熔点是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 B. 物理性质一定是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到
C.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D.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虽然不同,但可同时发生
9、米饭在嘴里慢慢地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跟口中的消化液作用生成了麦芽糖。在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
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B. 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D.无法确定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
A.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的改变
11、11、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熔点 B、气味 C、溶解性 D、毒性
12、
2、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可以发现石灰水变得浑浊不清,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
3、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1)汽油可以燃烧,(2)用铅笔写字,用橡皮擦铅笔字迹(3)在太阳光下晒干衣服(4)汽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晒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的食盐晶体,(6)硫磺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7)金属可以导电(8)煤的燃烧(9)香水挥发到空气中(10)铜可以制成很薄的铜片,(11)气球充入氢气后升空 (12)钢铁生锈(13)食物腐败变质(14)水可以蒸发成水汽,也可以凝固成冰。(15)电灯通电发光发热(16)水结成冰(17)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硫酸变成红色(18)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以上描述中:属水的物理性质的有: ;属水的化学性质的有: .
5、.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坏血病造成的血管出血.为了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片压碎,溶于10毫升水中,然后过滤,取几毫升滤液,做下列实验:
(1)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滤液并加热煮沸,发现有红色的铜析出。这时维生素C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把滤液加热煮沸5~10秒,再重复上述两个实验,发现维生素C的性质与未加热时的性质一样,即在100℃以下不会发生分解。这说明维生素C的性质在常温时比较 .(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宣城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手册.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1.docx VIP
- 词汇表--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法语词分析.doc
-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Unit 3PPT.ppt VIP
- 《神经根型颈椎病》课件 .ppt VIP
- 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GAT 993-2021).pdf VIP
- 蒸发水量3000Kgh三效降膜并流蒸发系统设计.doc
- 【专项复习】小升初英语课件-核心考点+题型专项突破:专题 02 语音(48个音标)全国通用版.pptx VIP
- 封闭式母线安装施工图集.pdf VIP
- 营销部门2025客户画像分析与精准投放策略复盘PPT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