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专业微生物实验内容及安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排水专业微生物实验内容及安排

环境微生物实验内容及安排 开设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备注(对应教材页数) 1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2 P287~292 2 真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2 P287~292 3 藻类及原生动物形态的观察 2 P287~292 5 培养基的制备及湿热灭菌 2 P299~303 6 微生物的转接及培养 2 P303~307 7 微生物的染色及观察 2 P294~297 8 细菌纯种分离与纯化 2 P303~307 9 纯培养菌种的菌体、菌落形态观察 2 P308~309 实验进度及安排 第一次实验: 实验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2、真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3、藻类及原生动物形态的观察 第二次实验: 实验5、培养基的制备及湿热灭菌 实验6、微生物的转接及培养 第三次实验: 实验7、微生物的染色及观察 实验8、细菌纯种分离与纯化 第四次实验: 实验9、纯培养菌种的菌体、菌落形态观察 三、菌种 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酵母菌 四、实验详细内容及安排 第一次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操作,并且以现成的玻片标本为实验材料,观察各种微生物的形态。 实验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其原理和操作方法见教材,提前预习,要做到实验课时自己能独立操作。 (2)观察细菌类玻片有:细菌三型涂片、葡萄球菌涂片、四联球菌涂片、八叠球菌涂片、金黄色葡萄球菌涂片、酸奶中的细菌涂片。 实验2、真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1)观察的真菌类、放线菌玻片有: 酵母菌装片 匐枝根霉装片 青霉装片 有隔菌丝装片 曲霉装片 无隔菌丝装片 面包霉示菌丝和孢子装片 放线菌装片 曲霉示菌丝和孢子装片 接合孢子装片 实验3、藻类及原生动物形态的观察 (1)观察的真菌类、放线菌玻片有: 蓝藻门 Cyanophyta 裸藻门 Euglenophyta 绿藻门 Chlorophyta 色球藻装片 裸藻装片 衣藻装片 微囊藻装片 硅藻门 Bacillariophyceae 团藻装片 颤藻装片 直链藻装片 实球藻装片 螺旋藻装片 羽纹藻装片(硅藻装片) 小球藻装片 念珠藻装片(苏木精) 腔球藻装片 鱼腥藻装片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眼虫装片(原绿虫藻装片) 草履虫分裂生殖装片 变形虫装片 钟虫装片 草履虫装片 羽苔虫休眠芽装片 草履虫接合生殖装片 注:本次实验是我们实验课程中唯一一次观察玻片标本,同学尽量多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绘制成图,写在实验报告中。 思考题: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滴加香柏油? 第二次实验: 本次实验虽然是三个独立的实验,但又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在实验时要统筹安排实验步骤,以节省实验时间。首先看老师演示的包装及捆扎技巧并自己动手实践。在初步掌握后,按要求的数量包装捆扎好,并进行干热灭菌。然后,进行实验5的内容。实验5的内容需要组间的合作,4个小组为一个大的实验组,共分为三个大的实验组。配置好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在灭菌等待的空隙内,对于包装、捆扎不熟练的同学继续练习,同时看老师演示无菌操作的技巧并练习,为实验6做准备。干热灭菌结束后,取出并冷却器皿,湿热灭菌后的培养基进行无菌操作倒平板和斜面。最后进行实验6的内容。 另外,本次实验培养出的微生物作为第三次实验染色及观察的实验材料。 实验4、器皿的包装、捆扎及干热灭菌 本实验包装及捆扎的技术教材讲解比较少,注意看老师的演示。本次包装器皿的数量是有规定的,既是本次实验的内容,又是实验4的实验准备内容。 每组共包装一个包装的培养皿(共10个)。 每组包装3个(10、5、1 ml各一个)移液管。 以上包装好的器皿立即进行干热灭菌,此步骤是本次实验的限速步骤。干热灭菌的条件及操作见教材。 每组共8个倒斜面的试管,需提前制作好棉塞。 每组需两个锥形瓶,制作好棉塞。 注:3和4可以在实验4灭菌的间隙进行。 实验5、培养基的制备及湿热灭菌 培养基分组配制,注意调节pH,灭菌由配制的大组负责,用锥形瓶灭菌。 第一大组配置查氏培养基,共配制1000 mL,供全班使用,待培养基湿热灭菌后,每小组需要用第二大组的查氏培养基倒平板2个,斜面2个。(培养黑曲霉) 第二大组配置马铃薯培养基,共配置1000 ml,供全班使用,待培养基湿热灭菌后,每小组需要用第三大组的马铃薯培养基倒平板2个,斜面2个。(培养酵母菌) 第三大组配制牛肉膏蛋白栋培养基,共配制3000 mL,供全班使用,待培养基湿热灭菌后,每小组需要用第三大组的牛肉膏蛋白栋培养基倒平板4个,斜面4个。(培养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另外,每小组还需要用第三大组的牛肉膏蛋白栋培养基倒平板3个(放冰箱),下次细菌纯种分离与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