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备课教案:唐代散文《师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备课教案
唐代散文
单元学习重点
1、熟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归纳文言文常用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2、弄清“说”“赋”“疏”“传”四种文体的内涵,结合其文体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初步学会区分虚实,辨析积累常见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21.师 说 韩 愈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自己观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点拨法、激疑、讨论法、探究阅读法(借助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熟读成诵,抓住辞赋押韵的特点,分析揣摩鉴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是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他又非常热心于教育。对于教育,韩愈曾经发表过很多的意见,但大多散见于他的许多文章中,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并不多,而《师说》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篇。
二、解题及作者简介
1、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三、根据下列步骤阅读文章。诵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人为什么要从师?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诵读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 接着,本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本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通过以上三组对比,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用原文回答。 (自己的话:士大夫之族自恃门第高贵,耻于从师是错误的,愚蠢的。注:大意对即可。原文:学者必有师。) 联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团风中学《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件(化学).ppt
- 园庄中学09届政治生活及选修3知识体系图表.doc
- 圆周运动中的受力分析.doc
- 地理必修3 [人教版]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doc
- 地理:《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专题复习教案.doc
- 备战2008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统讲练(243页超值奉献).doc
- 备战2014高考生物精讲巧解分类攻克教案:10.doc
- 备战2014高考生物精讲巧解分类攻克教案:1.doc
- 备战2014高考生物精讲巧解分类攻克教案:4.doc
- 备战2014高考生物精讲巧解分类攻克教案:5.doc
- 实践社区对员工工作绩效与离职的影响:基于D公司的深度剖析.docx
- 过氧化氢的性质.ppt
- 逆风飞扬直面挫折.ppt
- 单总线系统赋能电梯温度监测:技术革新与应用探索.docx
- 基于阈值化分割与最佳置乱的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创新与实践.docx
- 译林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精品教学课件 Unit5 易错考点专练.ppt
- 公共事业单位安全保卫体系的改革与重塑:基于多维度视角的深度剖析.docx
- 基于DSP的MIMO-OFDM试验系统基础软件平台实现技术探究.docx
- 译林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精品教学课件 Unit 5 单元词句梳理 Period 1 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ppt
- 认知无线电网络动态频谱接入:模型演进与方法创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