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程序总汇.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文化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本节要点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运动 一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1350-1600)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异同 1. 历史观的不同 2. 对古典文化的态度 3. 看待人和宇宙的不同态度 4. 各自的重心 具体的不同 1.文艺复兴:古罗马的辉煌与基督教罗马时期的黑暗 中世纪:异教徒时代的黑暗与基督降生后的光明 2. 文艺复兴:古典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 中世纪:将古典文化随意地融合在基督教信仰体系之中 3.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 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超自然主义 4. 文艺复兴:语言文学、艺术、史学 中世纪: 神学 相同之处 宗教性 古典的神话和象征融合基督教传统 文艺复兴的特点 人性的苏醒 以感性的人性代替抽象的神性 以现世生活反对枯燥的天国理想 以人的感官享乐代替禁欲主义 中世纪的圣母与圣徒 人文主义 1. 回到古希腊罗马,推崇拉丁文 2. 发现和赞美具体可感的自然 3. 发现和肯定人和世俗生活的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薄伽丘 莎士比亚 拉伯雷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邦国林立 梅狄奇家族 道德的堕落 佛罗伦萨大教堂 1420-1446 二 宗教改革 目录 基督教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基督教简介 基督教的两次大分裂 11世纪:东西分裂 16世纪:南北分裂 基督教的两大核心概念 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 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 罗马天主教会 教会的绝对权威:绝对无误,赦罪权 “昂贵”的特权阶级:敲诈掠夺 知识的垄断 罪恶观—神圣的理想-强烈的罪感 救赎观—神人合作说-得救的焦虑 赎罪券 中世纪对死亡的恐惧 赎罪券 台彻尔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标志 1517 《九十五条论纲》 Ninety-five Theses 个人危机 深重的罪感 教牧危机 教义与实践的矛盾 危机的出口——因信称义 善功称义 因信称义 《九十五条论纲》 台彻尔 I 罪人要受到炼狱的惩罚 II 赎罪券可免去活人和死人的罪过。 III 上帝已将赦罪的全权交给教皇了。 I 罪人所受的惩罚不是炼狱的痛苦,而是人的良心的折磨,而且只是针对活人。 II 罪人的悔改应该是内心的悔改,而不是外 在的行为,是伴随一生的, 而不是买赎罪票。 III教皇并无赦免罪过的权力,赦罪的恩典 在上帝。 “如果教皇现在颁发赎罪券,是为了拯救灵魂,而不是为了钱,那么他以前颁发的赎罪券也是同样有效,那么他为什么将以前的赎罪券搁置呢?” “教皇作为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自己的钱,而用贫穷信徒的钱去修教堂?” 马丁·路德的改革活动 1520《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反对罗马教廷的三道护墙: 神权至上 教皇和教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只有教皇才有权召开宗教会议 《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 《论基督徒的自由》 马丁·路德的意义 罪恶 罪感——坦然接受自己的全然败坏 救赎 焦虑——信靠,因信称义,放下重担 神学上的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 新教三大主流教派 马丁·路德——信义宗——神学 以“因信称义”的宗教思想与罗马教会相对抗,开创了注重内在精神自由的路德教(信义宗)。 英国——圣公会——教会与政权 为王权的壮大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立甘宗或圣公会)。 加尔文——归正宗——神学与神权 强调勤奋节俭的美德,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合理性根据(归正宗)。 英国的宗教改革 历史背景 中间路线(via media) 新教的神学教义+天主教的宗教实践 “天主教强调人在面对神的恩典方面有承纳或拒绝的意志自由,人通过在教会中的礼仪活动和修会中的禁欲苦修等活动蒙受神恩,赦免罪行。人希望通过这些善功一步步接近上帝,进入天堂。那么教会就像是这些善行的管理者和评判者。这些善功又很多表现,例如捐纳赋税,买赎罪券。当罗马教会较为清廉的时候,教会的各级神职人员进行奖惩的作用。但腐败之时,便只能成为他们假借圣事之名聚敛财物的途径。” 宗教意义 克服了罗马天主教的内在矛盾和虚假信仰,把宗教理想与现实生活统一起来,并且通过宗教分裂的事实而促进了宗教宽容。 打破了罗马教会一统天下的专制格局,在客观上推动了自由精神的生长、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世俗意义 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 * 基督教在16世纪 基督教 Christianity 东正教 Greek Orthodoxy 天主教 Roman Catho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