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010·湖北)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答案 主客颠倒,可在“对我们”后加“来说”。 6.有悖事理(含自相矛盾) 下面句子都存在有悖事理(含自相矛盾)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 (1)(2013·江西)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答案 不合逻辑,“甚至”表递进关系,因为“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应该是“两年”比“五年”更加递进一层,所以应把“两年”与“五年”互换一下。 (2)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消费者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答案 “仿造伪劣产品”有悖事理,应把“仿造”改为 “制造”。 (3)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答案 “凡是”和“不少”两个词表示的范围是不对等的,一个表示所有,一个表示部分,二者用在一起显然是矛盾的。 2.指代不明 下面句子都存在因“指代不明”造成歧义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 (1)(2014·山东)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案 “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可理解为他生活中的状态,也可理解为他银幕上的形象,应把“不像在银幕上那样”移至句末。 (2)(2010·全国Ⅱ)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答案 表意不明。“这表明……”中的“这”指代不明确,从句子来看,“这”应指上文“指责这一学说”的行为,但因为前面用了“对于……人”,造成“这”指代不明确。 (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过去中国大部分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答案 “这方面”指代不明。 (4)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答案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不清楚。 (二)重点识别:歧义 表意不明这一类型的病句主要指歧义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辞格以外,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歧义主要是由结构不定造成的。 1.结构不定造成歧义的几种情况 (1)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解析 “批评”的施动者和受动者不明确,是他在文章里批评别人多还是别人对他的文章批评多?可改为“……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 (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解析 动词“发现”的对象是“敌人”还是“敌人的哨兵”?不明确。可据其中一种意思改为“哨兵发现了敌人”。 (3)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解析 “对”的管辖范围不明确,是“对”报案人愤慨还是“对”围观者的行为愤慨?表意不明确。 (4)修饰两可而造成歧义 误例: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表彰会。 解析 数量短语作为定语易出现歧义,“数百位”是修饰“英雄”还是修饰“亲属”?可将“数百位”调到“亲属”前,消除歧义。 (5)由停顿不同而造成歧义 在同一句话里,由于标点符号的位置不同,或者在阅读过程中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因句子比较长而需要停顿,若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意思上的很大差异。 误例: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解析 由于逗号停顿的位置不同,原句可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其一是:如果“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那么“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其二是:如果“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那么“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即时巩固1 指出下列句子出现歧义的原因。 (1)开学后不久,王虹同学借张晓丽同学一本《唐诗宋词选读》。 答案 “借”的方向性不明确,“借进”“借出”两可。表意不明。可将“借张晓丽同学”改为“借了张晓丽同学的”或“借给张晓丽同学”。 (2)松下公司这个14毫米厚度的新产品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答案 “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新产品”,还是“索尼公司的产品”?主语指向不明。 (3)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12年11月的照片。 答案 动词的施受不明,可以理解为孙燕自己拍摄的,也可以是别人替她拍摄的。 (4)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答案 停顿不明,“晚上来的人”有两种停顿,两种切分:一是“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