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十讲——字幕解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朱元璋与胡蓝党案(上)]的字幕: 各位,大家好!我叫樊树志,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我要讲的题目,总的题目叫做“明史十讲”。第一讲是“朱元璋与胡蓝党案”。朱元璋与胡蓝党案这个话题曾经被认为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为什么道理呢? 那就是开国皇帝杀功臣。但是作为一个历史课题,它的探讨非常之有意义。朱元璋,大家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一个非常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他的老家凤阳在淮河边上,经常会闹灾。 所以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以后,他到了庙里去做了小和尚。庙里面也遭到灾荒,他只好出去游方、乞讨。所以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为卑贱的一个皇帝。可以和他相媲美的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但是刘邦他是一个亭长,这个亭长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的等级来看,大体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行政村的村长。所以尽管刘邦也号称为庶民皇帝,但是朱元璋的出身比他要更卑贱一些。一个出身如此卑贱的人,他做了皇帝以后,权势欲非常的强烈,大肆地杀戮开国元勋。 (就)这个事情本身仔细地来剖析。下面我来从头说这个问题,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他逐渐地感觉到他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慢慢在激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左丞相,也就是第一把手,左丞相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他们的权力逐渐地膨胀。李善长是在朱元璋起义接近胜利的时候投奔他的,是他的一个谋士,为明朝的建国出谋划策。所以开国以后,成为开国功臣第一号人物左丞相。另一位右丞相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朱元璋的同乡小伙伴徐达,但是徐达这个大将军他当时还带兵在北方打仗,就是要把蒙古人彻底地赶出去,所以他不在朝廷里面,那么朝廷的大权就落到李善长的手里面。朱元璋逐渐地感受到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势力逐渐膨胀以后,相权会威胁到皇权,所以他想撤换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那么,找谁商量?他不能找李善长去商量,他当然找另外一个谋士,他不是淮西集团的,他是浙东集团的,就是青田人,就是现在浙江温州丽水这一带的有一个地方叫做青田,出青田石刻,很有名。青田人刘基,民间人称刘伯温,是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对于明朝的建立也有卓越的贡献。比方说,新建立的朝代为什么要叫做“明”?就采纳了刘基的建议,“以明克暗”这样的意思。他就找刘基去商量要撤换李善长的事情。朱元璋知道刘基和李善长有矛盾,因为李善长要排挤刘基,所以可能刘基会和他有同感,他没有料到刘基这个人完全出于公心,为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在考虑。所以他听到朱元璋向他提出要撤换李善长的时候,他马上阻止,他说李善长这个人有威望,他能够“调和诸将”,就是各个将领,他能够摆平他们的关系,所以他希望他不要换。朱元璋感觉到很奇怪,他说,李善长经常要打击你,你还会为他说话,那么我当然要想请你来做左丞相,取代李善长。刘基心里很明白,因为当时朝廷的主要势力是在淮西集团手里。换一个李善长,仍然是淮西集团基本班底没有变,他这个浙东集团的人出来,在朝廷里面肯定受到淮西集团的人的牵制,他很难有所作为,所以他就婉言谢绝。于是乎,朱元璋就向他提出撤换李善长以后,他心目当中的顶替的人选。他首先提出一个杨宪“木”“易”“杨”,“宪法”的“宪”,杨宪跟刘基的私交非常好,按照常理,如果刘基出于私心的话,他肯定会说杨宪很好,但是刘基这个人他还是为大明王朝的全局在考虑,他很坦率地说,杨宪这个人是有相才而无相气,什么意思呢?他有做丞相的才干,但是没有做丞相的气度。因为大家知道,丞相肚里好撑船的,他要有宽容的心态,他说杨宪这个人在这点上不适合。那么朱元璋再换一个人,说,汪广洋如何?汪广洋三点水的“汪”字,“广大”的“广”,“太平洋”的“洋”,汪广洋如何?刘基很快地就回答,说,这个人更不如杨宪,因为这个人“偏浅”,就是偏激、肤浅,那当然不能做丞相。于是乎,朱元璋提出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古”“月”“胡”,“惟”就是竖心旁的一个“佳”,“庸”就是“庸庸碌碌”的“庸”。胡惟庸在朱元璋心目当中,这个人是有才的。 其实这个胡惟庸是个宵小之徒,就是小人,对朱元璋拍马溜须,博得朱元璋的好感。其实这个人非常工于心计,非常想往上爬,要想做左丞相。朱元璋就提出胡惟庸这个人选怎么样?刘基很直率地回答他,说,这个人好比一匹劣马,你要他驾车的话会翻车。这个评价是非常之不好的。跟杨宪、汪广洋相比,杨宪只是说无相气,汪广洋仅仅说是偏浅,而胡惟庸是一匹不能驾车的劣马,你把国家交给他要坏事。于是乎,朱元璋兜了一圈下来以后,还是要敦请刘基来做左丞相。刘基这个时候他讲心里话,他说,我这个人疾恶如仇,就是看不惯,冲口而出要讲话,这对于丞相这个位置来讲不合适,另外一点不合适,他说,我这个人不耐繁剧,什么意思呢? 因为行政事务有很多繁琐的事情,忙忙碌碌,他不能适应繁琐、忙碌的行政事务,所以他说我不适合,很坦率地说我不适合。那么他告诉朱元璋,就说,皇上您想要更换李善长,天下人才是有的,但是目前这几个人都不合适,你要仔细地探寻,肯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