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我国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 结构不合理: 我国装备制造业普通产品总量过剩,而体现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却不能满足要求。 机械产品进出口逆差逐年加大, 大量附加值较高的成套装备市场不得不让给外商。 生产效率低: 2000年,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3.82万元/人年,约为美国的4.38% 、日本的4.07% 、德国的5.56%; 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为26.23%,与上述三国相比分别约低22.99、11.69和22.12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由世界加工基地转变为世界制造基地的关键因素。 大部分技术依赖从国外引进。 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一批重要产品 大秦线10000吨的重载列车装备; 三峡工程的700兆瓦、转轮直径10米混流式水电机组; 秦山二期工程的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 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 50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 2000万吨/年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 宝钢三期工程250吨氧气转炉、1450毫米板坯连铸机、1420毫米冷连轧机和1550毫米冷连轧机; 年产52万吨大型尿素成套设备; 4万立米/时大型空分设备; 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6000米沙漠石油钻机。 一批中国制造的产品产量在国际上居首位 我国装备制造业十一五中所获成就 (一)机械工业产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2010年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9%; 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6.6%提高到20.3%; 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十一五”末增加了近5万家; 从业人员达到1752万人;资产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 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 (二)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逐年大幅下降,从2005年的0.65吨标准煤降至2009年的0.425吨标准煤,降幅达到34.6%,大幅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指标;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大中型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耗钢量从0.47吨降至0.38吨,降幅达18.2%。 “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信息化进程加速。骨干企业已普遍使用三维设计,CAE、CAPP、PDM的覆盖率已超过半数;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率达到90%以上;成本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生产计划等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产品开始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连续五年实现贸易顺差。 2006年,机械工业历史上首次扭转了贸易逆差的局面,当年实现贸易顺差7亿美元。2008年,实现贸易顺差477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外贸结构不断优化。 一般贸易额在外贸总额中的占比已由2005年的46%提高到2010年的58%,加工贸易额占比则由2005年的49%降低到2010年的31%。 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出口产品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技术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也不断提高。在常规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港口装卸机械、水泥成套设备等制造领域,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出口增长迅速。如发电设备出口量已占到总产量的近15%。 (四)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资本结构趋向多元化,行业发展内生活力不断增强。 国有大型企业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生产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为机械工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主要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三大集团发电设备产量行业占比达到69%;华锐、金风、东汽风电设备产量占全行业比重达到70%;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柳工、龙工、山推等工程机械企业已占据全行业市场销售总额的半壁江山。 三是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新产品产值超过2万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新产品产值的40%。重大技术装备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部分产品的效率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量大面广的通用机电产品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机械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8%。全行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条件大为改善,行业固定资产的新度系数由“十五”末的61%提高到2009年的64%,一批行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