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微波频段的频率范围一般在几百兆赫至几十吉赫,其传输特点是在自由空间沿视距传输。由于受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两点间的传输距离一般为30~50 km,当进行长距离通信时,需要在中间建立多个中继站,如图 3 - 10 所示。 在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减小射频波道间或邻近路由的传输信道间的干扰,需要合理设计射频波道频率配置。在一条微波中继信道上可采用二频制或四频制频率配置方式,其原理如图 3 - 11 所示。 * 卫星中继信道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构成的通信信道,卫星中继信道与微波中继信道都是利用微波信号在自由空间直线传播的特点。微波中继信道是由地面建立的端站和中继站组成。而卫星中继信道是以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站与接收、发送地球站之间构成。若卫星运行轨道在赤道平面,离地面高度为35780km时,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恰为24小时,与地球自转同步,这种卫星称为静止卫星。不在静止轨道运行的卫星称为移动卫星。 * VHF:30~300MHz, UHF:300MHz~3GHz * 8 CDMA系统 概论 CDMA与信道配置 CDMA与蜂窝结构的关系 IS-95CDMA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 IS-95CDMA的特点 Cdma2000-1x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 前向快速功率控制技术 反向相干解调 连续的反向空中接口波形 增强的媒体接入控制功能 Cdma2000标准的发展 9 无线局域网 技术特征 技术性能 发展前景 10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 智能天线阵技术 多用户检测和干扰消除技术 向全IP网过渡 IMT-2000无线传输技术 2.3.5 数字微波通信 1 概述 微波的传播特性:似光性、极化特性 中继通信 2 数字微波在整个通信网中的位置 3 数字微波线路 中继方式 直接中继方式 外差中继方式 基带中继方式 微波站系统结构 双工器 波道滤波器 微波收信机 微波发信机 调制与解调设备 无损伤切换 4 数字微波的波道及其射频频率配置 波道的设置 射频波道配置 射频波道的频率再用 微波通信中的备份与切换 监控与勤务信号 2.3.6 卫星通信系统 1 概述 卫星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通信距离远,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 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连接 通信容量大,传送的业务种类多 需要采用先进的空间电子技术 需要解决信号传播时延带来的影响 需要解决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 2 卫星通信使用的频率 3 卫星通信基础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技术 卫星通信体制 卫星通信的多址技术 FDMA多址技术 单址载波 多址载波 单路单载波(SCPC) TDMA多址技术 CDMA多址技术 4 同步卫星通信系统 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卫星天线分系统 卫星通信分系统 单变频转发器 双变频转发器 星上处理转发器 卫星电源分系统 跟踪遥测指令分系统 控制分系统 卫星电视广播 5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 高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是基于同步轨道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其特点是服务范围大、流动性大、用户多、业务量小。 Inmarsat系统由空间段、岸站(CES)和移动终端(MES)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0.60所示 低轨(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所谓低轨是指卫星轨道定位在1500km以下。 全球星系统(GlobalStar) “铱”系统 6 平流层通信 概述 平流层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 * 以无限小的差错率和无限大的速率传输信息,这是人们对通信系统的希望。但可靠性和有效性是一对矛盾,不可能两者都达到理想状态。实际工程中,一个现实的折衷方案是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信息速率。差错率等于0时可靠性最好,此时的最大信息速率被称为信道容量。 * I(X,Y)表示输出Y为输入X提供的平均互信息量.RB表示符号速率. H(X), H(Y)表示连续信息的平均信息量(熵). H(X/Y), H(Y/X)表示条件熵.因此,有扰离散信道上所传输的信息量不但与条件熵有关,而且与熵有关. * (3.6 - 5)~(3.6 – 7)的证明可以参考曹志刚的“现代通信系统原理”2.2节内容. * * 对称电缆是在同一保护套内有许多对相互绝缘的双导线的传输媒质。 通常有两种类型:非屏蔽(UTP)和屏蔽(STP)。导线材料是铝或铜, 直径为0.4~1.4 mm。 为了减小各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一对线都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艺术摄影》课件——项目5 无人机拍摄视频.ppt VIP
- HD21.2 S3-1997+A1-2002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热塑性绝缘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文).pdf VIP
- 基于体卫融合的儿童青少年运动指南(2024) .pdf VIP
- GB_T 18920-20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pdf VIP
- 陀螺仪减震装置及无人机.pdf VIP
- 12J003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实践指南.docx VIP
- 最新医疗器械分类标准目录.pptx VIP
- 风电场项目风机及附属设备吊装工程(混塔风机吊装施工方案).pptx VIP
- DLT 5265_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楼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