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粒间孔隙 鲕粒间孔 生屑间孔 砂屑间孔 生物体腔孔隙 生物格架孔隙 生物屑粒内孔 导致 孔渗性能 改善的成岩作用 主要有溶蚀作用 三、碎屑岩储集体类型及沉积环境 1.储层类型 ①孔隙型储层 ②裂缝~孔隙型储层 ③裂缝型 2.按沉积环境,大体分八类砂体: ①冲积扇砂砾岩体; ②河流砂体; ③湖泊砂体; ④风成砂体; ⑤海岸砂体; ⑥海洋三角洲砂体; ⑦陆棚砂体; ⑧浊积砂体。 四、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 1.酸溶性物质的存在; 2.酸性溶液产生的条件 富含成熟有机质的烃源岩分布是酸性溶液 产生的基础; 3.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 碳酸成因(无机作用,斯密特提出,1979); 羧酸成因(有机—无机作用,萨达姆提出,1989)。 4.次生孔隙的成因 碎屑岩中次生孔隙从成因上讲包括三大类: ①由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溶孔; ②由成岩收缩作用形成的收缩裂缝; ③由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构造裂缝。 溶解作用是地下深部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 最重要的因素。碎屑岩中各种碎屑组分、胶结 物及杂基,在特定的成岩环境下都有可能发生 溶解作用而形成次生孔隙。 1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 储量大,单井产量高,是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 超过万吨以上8口井: 美国 1口,产于洞穴灰岩,14000吨/日; 墨西哥 3口,产于礁灰岩,37140,14000, 11000-20000吨/日 伊朗 3口,产于裂缝性灰岩,13000,10300, 10000-20000吨/日 利比亚 1口,产于礁灰岩中,13000吨/日。 主要储在粒屑、生物骨架灰岩、白云岩等岩类中。 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华北油田等。 一、岩石学特征 主要为石灰岩、白云岩及其过渡类型。特 点是:成岩快,碎屑颗粒属酸溶性物质。 二、储集空间特征(孔隙、裂缝、溶洞) ①储集空间类型多样; ②储集空间的大小、形状及分布变化很大; ③储集空间成因复杂。 三、碳酸盐岩原生孔隙类型形成与分布 主要储集空间 溶孔、洞(溶蚀大孔及洞),主要起储集作用, 也起通道作用; 裂缝,主要起连通作用,也起一定储集作用; 储层孔隙的形成特点: 岩性具易溶性、不稳定性,孔隙类型复杂、变 化快; 主要受成岩作用控制。 1.碳酸盐岩原生孔隙类型与成因 粒间孔隙(类似碎屑岩); 生物骨架孔隙,具有较高孔隙度、渗透率; 生物体腔孔隙,生物软体部分分解保留下来的空 间,绝对孔隙度大,有效孔隙度不大; 遮蔽孔隙,遮蔽作用使大颗粒下面孔隙被充填; 鸟眼孔隙,不规则状成群出现,平行层面,常 比粒间孔隙大,由气泡、干缩或藻席溶解而成; 晶间孔隙,矿物晶体间的孔隙; 2.原生孔隙分布 碳酸盐岩原生孔隙发育程度与岩性关系密 切,分布受沉积环境控制。 平面分布上,多为粗结构的岩石; 剖面分布上,多处于高能环境沉积层序中。 毛细管压力曲线分析: 曲线形态主要受孔隙分布的歪度及分选性 两个因素控制。 歪度:指孔、喉大小分布偏于粗孔喉或细孔喉。 分选:指孔喉大小、分布的均一程度。大小、分 布愈集中,表明分选性愈好,毛管曲线上就会出 现一平台;当孔喉分选差时,毛管曲线是倾斜的。 四、流体饱和度 储集岩孔隙中,油、气、水的含量分别占 孔隙体积的百分数为油、气、水的饱和度。 油藏中的油、水分布是毛细管力同油、水两 相压力差相平衡的结果。 束缚水、薄膜滞水:亲水岩石表面分子的作用而滞留 在孔壁上的束缚水。 毛管滞水:被滞留在微小毛细管孔道及其相连孔隙中 的水。 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没严格的函数关系,碎屑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一般有一定相关关系。碳酸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一般没有相关关系。 五、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一般地,孔隙度相同时,孔、喉小的比孔喉大的渗透率低,孔喉形态简单的比复杂的渗透率高。 从孔隙和喉道的不同配置关系,可使储层呈现不同的性质,主要有: ①孔隙较大,喉道较粗,一般表现为孔隙度大,渗透率高; ②孔隙较大,喉道较细,一般表现为孔隙度中等,渗透率低; ③孔隙较小,喉道较粗,一般表现为孔隙度低~中等,渗透率中等一偏低; ④孔隙细小,喉道细小,一般表现为孔隙度,渗透率均较低。 六、储集层类型 世界上绝大多数油气藏储层是沉积岩层, 其中以砂岩和碳酸盐岩最为重要。 按岩石类型,石油地质上把储层分为三大类: 碎屑岩;碳酸盐岩;其它岩类储层。 按储集空间,分: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