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桐柏山 桐柏山与大别山首尾相连,自西北向东南延伸,西北起自南阳盆地的东缘,东南止于武胜关。桐柏山北侧,太白顶海拔1 140米,为桐柏山最高峰,是淮河的发源地。 桐柏山风光 桐柏山风光 大别山和桐柏山地由于风化作用强烈,地表堆积物较厚,加之水热比较丰沛,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自然景观与豫西和豫北山地区截然不同。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有著名的避暑胜地鸡公山风景区和南湾水库风景区等 鸡公山风光 河南省地形图 豫北山地 豫西山地 豫南山地 豫东平原 南阳盆地 豫北太行山 位于省境西北部,为太行山脉的南段,自山西、河北延伸入境,山体东北—西南走向,中间向东南凸,呈弧形。 太行山为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山体受断裂作用影响,东南坡陡峻,常以断崖形式骤降于华北平原,更显巍峨高峻,西北处的鳌背山主峰海拔1 929米,是太行山在河南的最高山峰 太行山风光 太行山风光 太行山风光 太行山风光 太行山风光 豫西黄土低山丘陵区 豫西黄土低山丘陵区 三、豫东平原 范围:豫西、豫北山地200m等高线以东,豫南山地120m等高线以北 面积:7万多km2,占全省面积的45% 组成:三个部分,A,黄河冲积平原,B,淮河冲积湖积平原,C,山前洪积平原 形态:总体上西高东低,淮河以南平原为南高北低,平原内部平坦,海拔40—100m 河南省地形图 豫北山地 豫西山地 豫南山地 豫东平原 南阳盆地 成因 由黄河、淮河和卫河水系冲积而成,其中黄河、淮河平原以冲积作用为主,间有湖积作用山前平原以坡积、洪积作用为主,多为山前各河流洪积扇连接而成 豫东平原构造上属沉降堆积平原,白垩纪以来本区沉降,周围山地相对抬升,沉降过程中,河流携带物质堆积,总体上在第三纪已基本形成,沉积物厚达上千米,开封、周口一带沉积物厚达2500m 黄河滩地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平原后沉降堆积,致使河床淤高,高出地面3—10m,形成“悬河”,由于河床较宽(10—20km)河床淤高,形成三级滩地: 一级滩地:嫩滩,新形成,洪水期过水 二级滩地:二滩,高出水面1.5m,过水时间较短 三级滩地:老滩,高出水面2.5—4m,基本不过水,土质肥沃 背河洼地 河道两侧地势低洼,受河水侧渗影响明显的区域。 黄河大堤南北两侧,开封、新乡、商丘、濮阳均有大面积背河洼地分布,受河水侧渗影响,水分蒸发,造成盐碱堆积而形成盐碱地或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盆地 盆地成因: 盆地在侏罗纪产生凹陷,白垩纪后期燕山运动使周围山地抬升,中部下陷成为内陆盆地 第三纪继续沉陷,发源于四周山地的河流,携带侵蚀物质在盆地堆积 河南省地形图 豫北山地 豫西山地 豫南山地 豫东平原 南阳盆地 方城缺口 丹江口水库 * 第二节 地形与地貌 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裂谷系、盆地六大基本地形(地貌形态)等,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 A、控制地表水分和热量的重新分配 B、决定地表物质迁移的方向和速度 C、对区域或局地气候、土壤发育、水系结构、动植物分布和生态系统演变、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等产生直接影响 D、影响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 一、地势特征 二、山地与丘陵 三、盆地 四、平原 平原:海拔<200米;等高线(相对高度)稀疏。 丘陵: 200米海拔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和缓。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 高原:海拔500米,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面都是高山,中间低陷。 河南省地形图 豫北山地 豫西山地 豫南山地 豫东平原 南阳盆地 河南省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 我国地貌的基本特征:自西向东分三级阶梯 河南省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A、西部和西北部山地属第二级阶梯 B、东部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C、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间的低山丘陵属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D、地貌格局:三块山地,一个平原,二个盆地 1、西高东低,东西地貌景观不同 河南省地表形态东西 迥异,西部是高大起伏的山地,东部是地域广阔的平原,从西向东由中山、低山、丘陵到平原。海拔从2000米左右降至200米以下 A、最高点,灵宝小秦岭西端老鸦岔,2413.8m;最低点,信阳东北部淮河沿岸,不足30米 B、西部中山区海拔在2000m—1000m间 C、东部平原海拔均在200m以下,60%面积海拔在100m以下 D、省内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山地区,依地势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