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 一、食品热处理的作用 1.正面的作用:杀死微生物,钝化酶,改善食品的品质与特性 2.负面的作用: 食品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损失 二、食品热处理的类型和特点 食品工业中热处理的类型主要有:工业烹饪、热烫、热挤压和杀菌等。 油炸: 肉、鱼、土豆 油中加热到150-180℃ 转变:形成外壳,色泽变化,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 缺点:营养素损失、流失 最高境界是既达到杀菌及钝化酶活性的要求,又尽可能使食品的质量因素少发生变化。 必须研究微生物的耐热性,以及热量在食品中的传递情况。 ? 食品的罐藏就是把食品置于罐(can,tin)、瓶 或袋中,密封后加热杀菌,借助容器防止外界微生物的入侵,达到在自然温度下长期存放的一种保藏方法。 罐藏食品发展史 罐藏技术并非自然启发,乃是前人不断探索之结果 阿培尔的发明:1810,为获得拿破仑政府征求军队食品保存方法的赏金,经过十年的努力,发明了用玻璃瓶密封并加热来长期保存食物的方法。金属罐、玻璃罐,塑料袋 杀菌程度:杀灭腐败菌、致病菌、产毒菌。并不要求绝对无菌,允许活菌存在,但不引起腐败、致病、产毒。这与微生物灭菌在程度上不同,这种杀菌叫商业杀菌。 第一节 罐藏食品的腐败变质 罐藏食品常见的质量问题 罐藏食品常见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 罐藏食品的pH值分类 一、罐藏食品常见的质量问题 胀罐:罐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凸起。 平盖酸败:内容物已经变质发酸,但外观正 常,没有胀罐现象。 硫化黑变:硫化物与罐内壁铁反应生成黑色的 硫化亚铁沉积在食品表面上。 发霉:罐内容物有霉菌菌丝体生长,严重时内 容物发粘、变味、变色、质地软烂。 二、导致常见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物理因素:装罐量、真空度。加强生产管理, 准确控制工艺参数。 化学因素:氢胀,硫化腐蚀。改进包装材料的 质量,改进涂料的质量及提高涂布 的质量。 微生物因素:导致产品腐败,是罐藏食品最主 要的质量问题。 罐藏食品微生物腐败的途径 初期腐败 杀菌后污染(裂漏) 杀菌不足 嗜热菌生长 1、初期腐败 现象:杀菌冷却后可呈轻度胀罐,内容物有一定程度的腐败,培养不能检出活菌体,镜检可见大量残余菌体。可引起真空度下降,形成裂漏及容器严重变形。 原因:封口后等待杀菌时间过长,罐内微生物生长繁殖。 相应措施:妥善安排生产节奏,封口后及时杀菌;降低原料初始菌量。 2、杀菌后污染(裂漏) 现象:保存过程中,微生物生长,内容物败坏。培养可见有大量杂菌生长,尤其有不耐热微生物或需氧菌存在。 原因:杀菌后冷却过程中,因封口质量不好及罐内外压力差,导致微生物进入罐内。 相应措施:提高包装材料的隔绝性;提高卷边质量;合理控制杀菌工艺和参数;控制冷却用水的质量。 3、杀菌不足 现象:微生物生长,内容物腐败。培养时菌种较单纯,且多耐热。 原因:杀菌工艺制订不合理;杀菌操作不规范。细菌原始含量高。 相应措施:合理制订杀菌工艺;规范操作;确保原料质量及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 4、嗜热菌生长 现象:内容物腐败,失去食用价值,但无毒素产生。培养可检出嗜热菌。 原因:原辅料被嗜热菌污染;杀菌后未及时冷却,导致嗜热菌生长繁殖。 相应措施:加强原辅料和生产环境卫生管理;杀菌后及时冷却到40℃以下;贮运环境不超过35℃。 三、食品的pH值分类 分类的目的:利用微生物在不同的酸度环境中耐热性的显著差异,对不同酸度的食品采用不同程度的热处理。 常见的分类方式: 1、酸性≤4.6,低酸性4.6 2、高酸性3.7,酸性3.7~4.6,低酸性4.6 酸性及低酸性食品pH值划分的依据 1、当PH≤4.8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受到抑制,不会生长繁殖(即不能产生毒素)。为增强安全性,以4.6为界线。 当Aw≤0.85时,其芽孢也不能生长繁殖。 低酸性食品的条件:pH 4.6及Aw0.85 低酸性食品必须采用高压杀菌。 酸性食品和Aw≤0.85的食品则可采用常压杀菌(巴氏杀菌)。 酸性及高酸性食品pH值划分依据 存在于酸性食品中较耐热的某些腐败菌,如酪酸菌、凝结芽孢杆菌,在pH3.7以上时仍能生长。 高酸性食品中出现的主要腐败菌为耐热性较低的耐酸性细菌、酵母、霉菌,杀菌强度较低,但有时难以将酶钝化,故酶的钝化也是确定这类食品杀菌参数的主要依据。 酸化食品 某些低酸性食品物料,因为感官品质的需要,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加热,可以采取加入酸或酸性食品的办法,使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4绝对值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QGDW 11651.13-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3部分:穿墙套管.pdf VIP
- 电子商务客服教案课程.doc VIP
- 客服培训课程小游戏.pptx
- QGDW 11651.12—2017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2部分:母线及绝缘子.pdf VIP
- 中国食用油行业现状分析-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潜力巨大
- 分散式风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定价策略与渠道价格管理8.doc VIP
-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37页PPT.pptx VIP
- QGDW 11651.10-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0部分:干式电抗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