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理论》第一汽车轮胎力学与空气动力学.ppt

同济大学《汽车理论》第一汽车轮胎力学与空气动力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汽车轮胎力学 与空气动力学 同济大学 汽车学院 朱西产 教授 第一节 轮胎力学 轮胎的基本知识 轮胎的变形参数与六分力 轮胎模型 轮胎模型是汽车动力学研究的难点 目前还没有如此完备的轮胎模型 目前在车轮动力学研究中使用的三类轮胎模型 轮胎纵滑模型:主要用于汽车动力性、制动性能研究 轮胎侧偏模型:主要用于操纵稳定性研究 轮胎垂直振动模型:主要用于NVH研究 1.1.1 轮胎的纵向力学特性 一、滚动阻力 二、轮胎的附着性能 为什么驱动力系数很大时,气压越低 f 越小? 1.1.2 轮胎的侧偏特性 1.1.3 轮胎的垂直振动特性 第二节 汽车空气动力学 减小CD值要遵循的要点总结如下: 后视镜 门把手 悬架导向杆和传动轴 ?满足冷却、通风等需要,使空气流经车体内部时构成的阻力。 4)诱导阻力 ?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 3)内循环阻力 ?由于流经车顶的气流速度大于流经车底的气流速度,使得车底的空气压力大于车顶,从而空气作用在车身上的垂直方向的压力形成压差,这就是空气升力。 思考 夏季在高速公路上开空调省油还是开窗通风省油? 打开天窗换气和打开侧窗换气有何不同? 打开天窗换气时,天窗上方的压力低于车内的压力。 (2)摩擦阻力(9%) ?由于空气粘性作用在车身表面产生的切向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 CD—空气阻力系数; A—迎风面积; ur—相对速度; ρ—空气密度。 (3)空气阻力FW的计算 发动机盖应向前下倾 (4)减小CD值要遵循的要点 1)车身前部 ?面与面交接处的棱角应为圆柱状。 过渡不理想 ?面与面交接处的棱角应为圆柱状。 ?风窗玻璃应尽可能“躺平”,且与车顶圆滑过渡。 越野车很难做到 ?风窗玻璃应尽可能“躺平”,且与车顶圆滑过渡。 ?尽量减少灯、后视镜和门把手等凸出物。 上掀式前照灯(视频) ?在保险杠下面,应安装合适的扰流板。 ?车轮盖应与轮胎相平。 思考:F1方程式赛车为什么不用车轮盖? ?整个车身应向前倾1°~2°。 2)整车 ?水平投影应为腰鼓形。 ?后端稍稍收缩,前端呈半圆形。 ?最好采用舱背式或直背式。 3)汽车后部 ?应安装后扰流板。 ?当车速超过120km/h,尾翼会自动升高160mm,为车身增加30%的下压力;在车速低于80km/h,尾翼又会自动降低。 ?应安装后扰流板。 ?应安装后扰流板。 ?应安装后扰流板。 ?应安装后扰流板。 ?若用折背式,则行李箱盖板至地面距离应高些,长度要短些。 ?后面应采用鸭尾式结构。 ?后面应采用鸭尾式结构。 (3)轮胎气压高,k大 FX1 FY1 FX2 FY2 (4)FX 越大,FY 越小 (5)路面干湿状态 ?路面有薄水层时,由于滑水现象,会出现完全丧失侧偏力的情况。 轮胎胎面、路面粗糙程度、水层厚度与滑水现象的关系 四、回正力矩TZ ?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轴的力矩,该力矩称为回正力矩。 车轮静止时受到侧向力 车轮运动时受到侧向力 (侧向力较小) 车轮运动时受到侧向力 (侧向力较大) FY e FY e—轮胎拖距。 e FY 轮胎拖距变大 四、回正力矩TZ ?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轴的力矩,该力矩称为回正力矩。 车轮运动时受到侧向力(侧向力很大) FY TZ u X Y + - + - - 0 FY e 轮胎拖距反而变小 + O X Y Z - 向外滚开的趋势 五、有外倾时轮胎的FY与外倾角γ、侧偏角α的关系 kγ-外倾刚度。 + - - 1.外倾侧向力FYγ α一定时,γ 越大,FY越大。增加的FY是由γ作用的结果。 1)α=0 2)α≠0 3)有γ,FY=0,即a点 2.有外倾时FY与γ、α的关系 5)外倾时产生的回正力矩 4)γ过大对汽车产生不良影响 影响轮胎与路面的良好接触 汽车轮胎 摩托车轮胎 轮胎的两个最重要参数:极限速度和承载量。 ?临界车速(最高车速) ?当汽车车速超过临界车速时,轮胎会出现驻波现象,其周缘呈明显的波浪状,且轮胎温度快速增加。 ?后果是大量发热导致轮胎破损或爆胎。 ?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这就是驻波。此时轮胎周缘不再是圆形,而呈明显的波浪形。轮胎刚离开地面时波的振幅最大,它按指数规律沿轮胎圆周衰减。 驻波现象(图像) (1)压力阻力(占91%) ?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 ?作用在汽车外形表面上的法向压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空气阻力FW ?取决于车身主体形状。 1)形状阻力 后视镜 ?车身表面的凸起物引起的阻力。 2)干扰阻力 后视镜 后视镜设计 也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