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5.遨游建筑天地间 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选修传记选读)
5、遨游建筑天地间 课堂互动
1.师: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内容的,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梁思成和林徽因的。
生:是写梁思成、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的求学生活的。从三个方面来写的。第一方面(1—5段),描述梁思成、林徽因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些情况。第二方面(6—10段),讲梁思成、林徽因之间的分歧与妥协。第三方面(11—17段),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的学业收获。
师: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生:开始到康奈尔大学的经历由陈植的回忆写出,梁思成的事通过他的信体现。然后正面写林徽因不能在建筑系注册的原因,及很快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绩。然后又写二人因性格不同所造成的感情波折,再到相互容忍妥协,合起来写。再写梁思成,之后通过访问记写林徽因。最后双双毕业合写。全文按照合写→分写→合写→分写→合写的思路展示人物的性格。
2.师:林徽因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女子?
生:林徽因先遇到的难题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只招男生,因为建筑系学生要彻夜赶图,而无人陪伴的女生不太方便。面对难题,她“不肯就此妥协”,结果“大学档案显示,自1926年春季班开始,徽因已是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而下个学期又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作者在文中这样的叙说:“她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如何打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规定?这点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就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了。”
师:此外,两个人的个性和脾气南辕北辙,在婚前的这段时期,彼此仍有待调适,但在工作方面,却达到了很好的和谐。在林徽因读书期间,父亲的猝然去世,对她也是一个考验。
生:上述难题,她都克服了,并且她的个性还得以保存。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聪慧能干、有个性、有事业心的现代女性。
师:本文采择的梁启超的家信、梁思成的作业、林徽因的访问记这些素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
生:梁启超的家信既反映了梁思成在追求学问过程中的困惑,也表达了梁启超对于勤奋与天才关系的正确认识。梁思成的作业说明了他成绩优秀,学习刻苦,做事细腻认真。对林徽因的访问记则从侧面反映了林徽因的活泼聪明以及热爱自由的性格。
师: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里说:“你觉得自己的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工匠。你有这种感觉,就是你的学问在进步的象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梁思成是怎样做的?从梁启超写给梁思成的这封信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梁启超给梁思成的家信里提到的情形,正是所有人在追求学问和事业当中会遇到的疑问。任何人的学问都不可能仅靠天赋一蹴而就,做学问离不开勤奋严谨的精神,勤奋有时候就表现在重复练习,耐心探究上。这个过程表面上似乎是磨损人的兴趣和灵感,但实际上它却是天分的必要补充,学问的进步必须扎根于这种反复甚至枯燥的练习中。
3.师:你觉得本文在写法方面的长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生:本文在写法方面最有特点的是:善于使用各种资料。文中使用了传主的书信、笔记,同学、国际友人、西方同行的回忆等资料,这些材料的观察角度各异,但都能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了增强作品历史深度与情感力度的作用。如文章一开始写梁林二人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秋季班时的情况,是通过梁思成在清华的密友、室友兼同学陈植的回忆来介绍这时的情况的。
师:再如说梁思成与林徽因二人由于性格方面的不协调,经常吵架。在这里引用了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的一段话:“今年思成和徽因已在佛家的地狱里待了好几个月。他们要闯过刀山剑林,这种人间地狱比真正地狱里的十三拷问室还要可怕。”说明吵架的激烈程度。梁启超接着又说:“但是如果能改过自新,惩罚之后便是天堂。”表明作为长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又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在不断再生的循环之中。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一生中要经过几次天堂和几次地狱。”又以非常开通的心态去对待这件事。这里的引用,既说明二人确实在争吵,同时也在间接说明二人的和好受到了长辈的影响。所以下面一段有一句话:“不过,他们迟早会在不委屈自己和压抑脾气的条件下,相互容忍和妥协。”这也看出了他们的感情之深,一时的争吵只不过是性格上和观念上的差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1.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6(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8(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4(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7(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9(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1《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案1(新人教必修1).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案2-2(新人教必修1).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案3(新人教必修1).doc
- 语文:5.君子三戒 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选修论语选读).doc
- 语文:6.3《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教案(新人教选修).doc
- 语文:6.乐在其中 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选修论语选读).doc
- 语文:6.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 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选修传记选读).doc
- 语文:7.“爹哋”、“妈咪”、“拜拜” 教案之课堂互动 粤教选修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doc
- 语文:6.恭贺新禧“贺岁片” 教案之课堂互动 粤教选修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doc
- 语文:8.1《奴性》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doc
- 语文:9.一个学派的诞生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选修传记选读).doc
- 语文:9.言而有信 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选修论语选读).doc
- 语文:“士子”的家国情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