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三课时《听听那冷雨》(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听那冷雨》(上)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
教学过程:
一、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1《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和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乡愁”是文学创作中一个亘古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说:“大概作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开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
2、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期间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
3、写作背景
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三、小组讨论交流。
四、明确
(一) 由雨季的开始,满怀深情地联系到祖国。(1)
(二)由“雨”展开具体的想像,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
1、(2-4)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对祖国的印象。
2、(5-10)多角度的描写,突出了听雨的主题,描写了残缺的回忆,抒发了深藏的哀愁。
3、(11-14)写台北的雨,以及在雨中的各种记忆。
(三)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思慕、回忆埋入心底,沉淀。
五、小结与作业
《听听那冷雨》作为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他在美国、在台湾、在大陆的感受,思绪超越辽远的时空,但总是流淌着古中国的记忆和情韵,并以这种记忆和情韵去观察,去体会美国西部丹佛山难以体验到的中国韵味和意趣。落矶山的奇岩怪石,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均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在台湾溪头,他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听听那冷雨,只觉其凄迷,感觉不到在大陆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的美感。暴雨摧残中,更思念“杏花、春雨、江南”。文章选材虽然很散,但一根内在的家国之思的感情线索贯穿其中。课下继续读课文,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种家国之思。
板书设计:
听听那冷雨
天潮潮 江南杏花雨— 基隆港、少峡船、清明的雨 冷雨
思想 美国丹佛山、落基山的石雪— 台湾山中的雨 离愁
地湿湿 湿润润 旧式古屋听雨—公寓时代听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教案.doc
- 高一化学教案: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doc
- 高一化学教案: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 (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教案: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 (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教案:2.1物质的分类2 (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教案:2.1物质的分类1 (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教案:2.2离子反应1 (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教案: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 (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教案:2.2离子反应2(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二专题 第五课时《安妮日记(节选)》 .doc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九课时《林黛玉进贾府》(上) .doc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二课时《荷塘月色》(下) .doc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五课时《金岳霖先生》 .doc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八课时《祝福》(下) .doc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六课时《亡人逸事》 .doc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十课时《林黛玉进贾府》(下) .doc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四课时《听听那冷雨》(下) .doc
- 高一英语优质教学案: Unit 3 Travel journal Period 3 Grammar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一英语优质教学案: Unit 3 Travel journal Period 5 Extensive Reading (新人教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