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吸氧、雾化、吸痰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意事项 卧位选择:坐位最佳、侧卧位床头抬高30°,仰卧位 雾化前先漱口,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食物残渣。 雾化吸入后应漱口,防止激素在咽部聚积,用面罩者应洗脸。 氧动雾化吸入应注意安全用氧。 病 例 患者张某,性别:男,年龄:69岁 三天前因“支扩合并感染”入院,入院后予以吸氧、平喘、化痰、抗感染治疗。 患者咳嗽、咳痰明显,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医生嘱予以生理盐水20ml+万托林0.5ml雾化吸入一次。 责护遵执。 Thinking…… 病人年老有痰无力咳出 病人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而喘憋、发绀 病人胸部损伤有痰不敢咳嗽 病人昏迷无法自行咳痰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机发生高流量报警 ······· 作为一名责任护士,当遇见上述情况时你会想到什么护理操作呢? 学习目标 吸痰技术 定义:指经口腔、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 1.若患者昏迷应使其气道处于开放状态 2.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和异物 (1)保持呼吸道湿化 (2)根据病情进行翻身、拍背等 (3)如分泌物严重阻塞气道时,应立即进行机械吸引 3.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4.缓解支气管痉挛,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必要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吸痰技术 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适应证 1.无力咳嗽、排痰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如昏迷、新生儿、危重、麻醉术后等患者。 2.窒息时的急救,如溺水、吸入羊水等患者的急救 吸痰用物 托盘,负压吸引装置,一次性吸痰管,无菌吸痰碗两个(无菌、口鼻标识明确),生理盐水500ml,听诊器 肺部听诊 体位:一般取坐位,病情严重者取卧位 顺序:自肺尖开始自上向下 上下对比 前胸 侧胸 背部 呼吸:平静呼吸 肺 选 管 成人----12~14号 小儿----8~12号 人工气道--6号 评 估 1、病人的情绪状态、对吸痰的认识情况、心量反应及合作程度 2、病人的年龄、诊断、目前的生命体征(测血压)、意识状态、呼吸困难的程度、是否人工气道、口鼻粘膜情况、有无痰鸣音,部位,痰液的性状 3、呼吸机模式,参数,运转情况,心电监测情况 痰稠 :拍背、雾化吸入! 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3、调节呼吸机:按suction键,给予100%氧浓度(未上呼吸机同样);按报警消音。4、若有鼻饲持续滴入,暂时关闭鼻饲。 5、分别向口鼻、气道吸痰碗内倒入适量生理盐水。 6、取下负压吸引管道帽,检查负压吸引是否正常。 操作方法(二人配合): 甲护士打开吸痰管外包装(不污染吸痰管和手套),取出一次性无菌手套戴好(右手无菌,左手清洁),递予乙护士一只手套,右手取出吸痰管,左手将负吸引与吸痰管连接好。 乙护士断开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连接,并用一次性手套包住呼吸机管道头端。 甲护士将吸痰管抽吸痰液,一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 乙护士将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连接好。 甲护士冲洗负压管道,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再次冲洗负压管道并将吸痰碗内的生理盐水吸干净 脱下手套并将吸痰管包裹在手套内,扔到黄垃圾桶内。 整理用物,清洁病人面部,安慰病人。 吸痰负压 成人:120-300mmHg 小儿:70-100mmHg 吸痰时间 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s (负压会引起氧浓度降低20%,为此吸痰时不可过长) 咽 14~16CM 气管 22~25CM 插管长度 操作后 洗手,记录。 评价吸痰效果、生命体征、痰液性状等。 调整鼻饲滴入速度。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动作要轻,防止损伤粘膜 痰液粘稠时,可叩击背部以振动痰液;或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稀化痰液以利痰液吸出 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引力要小 贮液瓶内液体不得超过瓶的2/3满 消毒隔离:用500mg/l消毒液浸泡半个小时 再丢弃 * 操作步骤 吸氧 (1)将用物带到床旁 (2)对床号、姓名并解释和交代注意事项 (3)检查鼻孔是否通畅并用棉签擦净鼻孔 (4)安装氧气装置,检查有无漏气 (5)连接鼻导管,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 (6)开开关,调好流量 (7)为患者带好氧气管,调节拉扣 (8)记录用氧时间及氧流量 (9)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呼吸、面色、神志等 停氧: (1)撤下氧气管 (2)关流量 (3)擦净鼻部及面颊部的胶布痕迹 (4)记录停氧时间,及患者状况 (5)处理用物 消毒浓度:健之素500mg/l 时间: 30分钟 用氧安全 ●氧气:易燃气体。四防:火、油、热、震 ●氧疗过程的监测: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监测--患者的神志、心律、脉搏、紫绀状况有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