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胸病人的护理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脓胸病人的护理 Rara 病例 患者,王强, 男,57岁,反复咳嗽2年余, 2011年8月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寒战,咳嗽,胸痛,咳吐腥臭脓痰,诊断“左上叶支气管残端胸膜瘘、左侧脓胸急性脓胸”,给予左侧胸壁闭式引流术,引流出脓液600ml,治疗后,并带引流管出院。 2011年11月,患者仍有咳嗽、咳黄痰,胸闷气急,引流瓶中有脓液引出,恶臭,伴有低热、寒战,食欲正常,予抗真菌治疗无效 脓胸 闭式引流 病例 患者,王强, 男,57岁,反复咳嗽2年余, 2011年8月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寒战,咳嗽,胸痛,咳吐腥臭脓痰,诊断“左上叶支气管残端胸膜瘘、左侧脓胸急性脓胸”,给予左侧胸壁闭式引流术,引流出脓液600ml,治疗后,并带引流管出院。 2011年11月,患者仍有咳嗽、咳黄痰,胸闷气急,引流瓶中有脓液引出,恶臭,伴有低热、寒战,食欲正常,予抗真菌治疗无效 六、护理诊断 1、疼痛 与炎症刺激、手术有关 六、护理诊断 1、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脓液压迫肺组织、胸壁 运动受到限制有关 六、护理诊断 1、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脓液压迫肺组织、胸壁 运动受到限制有关 3、有引流失效的危险 与引流不畅有关 脱管处理: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或反折引流管,再协助医生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六、护理诊断 1、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脓液压迫肺组织、胸壁运动受到限制有关 3、有引流失效的危险 与引流不畅有关 4、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六、护理诊断 1、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脓液压迫肺组织、胸壁运动受到限制有关 3、有引流失效的危险 与引流不畅有关 4、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营养摄入不足、代谢增高、消耗增加有关。 六、护理诊断 6、睡眠形态紊乱 与疼痛及引流管位置有关 7、活动无耐力 与术后疼痛及贫血乏力有关 8、生活自理缺陷 与活动无耐力有关 9、潜在并发症:出血 七、健康教育 1、安定病人情绪鼓励权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让病人理解及时有效治疗急性脓胸是预防慢性脓胸的根本。 3、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以增进机体抵抗力促进健康。 4、教会病人掌握出院后自我保健知识和方法。如饮食,休息,活动。遵医嘱用药,功能锻炼,及时复查。 谢 谢 * * 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实音、气管患侧移位 严重者可出现脊柱侧弯、杵状指。 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浊音(局限性脓胸为局限、性浊音)、气管向健侧移位。 体检 低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 高热、脉快、WBC↑、寒战、气促、紫绀、休克、伴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咳大量脓痰 临床 表现 6周 6周 病程 慢性脓胸 急性脓胸 比较 食欲减退、乏力、胸痛、咳嗽、咳痰、脓痰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支气管胸膜瘘: 1.胸内注入少量美蓝:咳出蓝色痰液。 2.患侧上卧:呛咳、并咳出胸腔内脓 液即可确诊。 3.胸腔闭式引流:屏气后—持续漏气。 80%急转、X线、穿刺 肺炎高热,经治疗1-2周,炎症不退,甚至加重。 X线、超声、穿刺 诊断 慢性脓胸 急性脓胸 比较 1. 改善全身情况,消除中毒症状和营养不良。 2. 消除致病原因和脓腔。 3. 尽力使受压的肺复张,恢复肺功能 1. 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菌素抗感染 2. 排净脓液促使肺早日扩张。 3. 控制原发感染 4. 支持治疗 治疗原则 指导并教会病人作腹式呼吸,以减少胸廓的运动、减轻疼痛; 轻度疼痛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或转移其注意力; 重度疼痛时,遵医嘱予以镇静、止痛药物。 护理措施 病人疼痛程度,有无减轻 嘱病人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引流;遵医嘱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吹气球和深呼吸运动,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及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并遵医嘱合理运用抗菌药。 护理措施 病人呼吸功能改善,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 防止引流管打折、弯曲、堵塞或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教会病人对于脱管的处理及引流瓶的提放,水封瓶位置不可高于胸部,在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处 。 护理措施 对高热患者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