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福州段
高速公路A4合同段
石狮山隧道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沈海复线宁连福州段高速公路A4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一年十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4 -
二、隧道概况 - 4 -
2.1.线路概况 - 4 -
2.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 5 -
2.3.隧道主要风险点 - 9 -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 10 -
3.1.风险评估程序 - 10 -
3.2.风险评估的方法 - 11 -
3.3.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风险等级及接受标准 - 11 -
3.4.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标准 - 13 -
3.5.风险等级标准 - 13 -
3.6.风险接受准则 - 14 -
四、评估内容 - 14 -
4.1.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 - 14 -
4.2.风险评估的内容 - 15 -
4.2.1.总体风险评估 - 15 -
4.2.2.专项风险评估 - 16 -
五、对策措施及建议 - 22 -
5.1.主要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 - 22 -
5.2.隧道坍塌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 - 22 -
5.3.隧道大变形施工对策及安全技术措施 - 24 -
六、残余风险评估 - 26 -
七、风险管理及应急预案 - 27 -
7.1.风险管理体系 - 27 -
7.2.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 28 -
7.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 28 -
7.4.监测系统 - 28 -
7.5.应急响应 - 28 -
7.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29 -
7.7.现场恢复 - 29 -
7.8.培训与演练 - 29 -
八、评估结论 - 30 -
石狮山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1.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4.《公路桥隧施工技术规范》;
1.5.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的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高速公路A4合同段施工图;
1.6.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高速公路A4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二、隧道概况
2.1.线路概况
石狮山隧道起迄桩号为左洞ZK42+642~ZK45+592,右洞YK42+618~YK45+581。左洞长2950米,右洞长2963米,左右洞平均长2956.50米,属长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隧道左洞进出口均处于直线段,洞身处于半径为3500米的平曲线上;隧道右洞进出口均处于直线段,洞身处于半径为3000米的平曲线上。左洞纵坡为0.50%、-0.847%,右洞纵坡为0.50%、-0.85%。
石狮山隧道分为两个标段即A3标段和A4标段,A3标段左洞长1647米、右洞长1662米,平均1654.50米;划分桩号为YK44+280和ZK44+289。A4标段属于我部(中铁十五局五公司)施工范围,A4标段段左洞长1303米、右洞长1301米,平均长1302.00米。
A4标段隧道围岩分布见下表。
隧道围岩类别一览表
隧道名称 长度(m) 围岩级别 II Ⅲ Ⅳ Ⅴ 石狮山隧道 左 幅 1303 594 398 217 94 右 幅 1301 549 439 217 96 2.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2.2.1.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构造侵蚀高丘陵地形。地形呈波状起伏,进洞口自然山坡坡度约10~15°,自然山坡稳定;出洞口地势较为陡峭,自然坡度约40~45°,洞身最高点海拔约357m,沟堑较发育,主要为出洞方向与轴线平行的NW向沟谷,见地表水,沟内常年有水流动,地表水较丰富,水量较大;沿线地表植被发育,多为山林地。
2.2.2.工程地质
本隧址场区表层多为第四系残坡积土,下伏晚侏罗系南园组凝灰熔岩(J3n)及其风化层、燕山晚期侵入花岗岩(γ53)及其风化层。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成果,隧址区及其附近新构造运动不强烈,未见影响场地稳定的活动性断裂,未见大型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隧址区现状整体较稳定,适宜隧道建设。隧道埋深最大埋深约441m,深部围岩以中-微风化凝灰熔岩、花岗岩为主,为坚硬岩,据当地区域地质资料,本区为低地应力区,本隧道发生岩爆的可能性不大。隧址区未见有矿体分布,不会产生瓦斯等有害气体。受洞身断层带
及节理裂隙影响,洞身围岩级别以Ⅲ~Ⅱ级为主,局部Ⅳ~Ⅴ级;进、出口段内围岩级别为Ⅳ~Ⅴ级
据地表调绘、大地电磁解译及钻探成果表明:隧址区洞身段发育有3条断层(F05、F06、F06A),影响本隧道围岩的级别和稳定性。
F05断层与隧道轴线呈88°大角度斜交,产状:走向55°,倾向NW,倾角80°,长度10km,属压性断层。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地震安评报告,该断裂由多个近平行挤压滑动面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pptx VIP
- 2023《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微党课精品课件.ppt VIP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西方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成人肠造口护理-2019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pdf VIP
- 第一现场震撼世界的不朽影像黑镜头精选珍藏本 阿夏 285页.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