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季羡林:我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化艺术顾问。2007年8月6日,季羡林先生已经走过了96个春秋。 在2007年7月下旬,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季老说:“我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国学班 习儒馆 孔子学院 联系教材42-43页,针对今天社会上涌现出的“孔子热”、“国学热”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从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角度——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地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探究: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请给孔子写封信,谈谈此种思想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会有哪些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想一想: 传统文化中哪些元素属于精华,那些元素属于糟粕?你能举例说明吗? 传统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 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不少方面不能说只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它们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 崇尚民族气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对自己 “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省吾身”,诚信,廉洁奉公,“慎独”; 对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看待周围的事物 “天道有常”,“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民间谚语中 “人穷志不穷”、“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将心比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传统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 毋庸讳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也逐渐积淀了某些不良因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例如,个人专断,宗法亲情,道德至上,反对竞争,轻视效率,贬斥利益,等等。人们今天当然可以而且应当痛彻地予以批判。但是,即使是这些负面的因素,其表现也是非常中国化的,或者说是非常民族化的。 “三纲五常”便是突出的例子。程朱理学所讲的“存天理,灭人欲”,更是要泯灭个人的合理利益和要求。这些都曾严重束缚中国人的思想,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传统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 探究活动 古代的人到了一定年龄会举行一种仪式,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如果我们学校要给年满十八周岁的同学举行成年礼,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 旧礼有了新过法 宣誓、发表演讲、走“成人门”、写“成年家书”等。 去年2月,对北京159中学应届毕业生来说终生难忘。那一天,孩子们穿上正装,在学校准备的 “青春、责任、感恩、拼搏”主题墙上写下心愿。当走进学校礼堂时,孩子们竟意外收到了各自父母事先写给自己的“成年家书”。“儿子,今天是你长大成人的日子,想着18年前那粉嘟嘟的小脸蛋今天已经长成了一张帅气英俊的脸庞,我和你妈妈骄傲地想哭……”饱含深情的文字,让孩子们流下热泪。 1.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