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源性疾病暴发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思路 GDCDC 罗会明 hmluo@cdcp.org.cn何谓食源性疾病? foodborn disease 食源性疾病(WHO,2002年) 指通过摄食途径进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疾病总称,每个人都面临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食源性疾病(美国CDC) 指由于食用了受污染的食品或者饮料而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联合国粮农组织) 是一组重要的传染病和中毒性疾病。 该定义 反映了人类对食物传播引起的各类疾病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强调每个人都面临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是科学的极大进步 有利于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有利于克服人们对传统“食物中毒”的恐慌心理 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 食物中毒 摄入(食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GB14938-94 同餐次(或相近时间),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 肠道传染病 是由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传染性疾病。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等,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毒血症、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其中一些病原体引起系统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引起发热、肝脾肿大等。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食物中毒(急性)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过敏) 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 一次大量或长期低剂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疾病等 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发病(中毒)和死亡; 不安和焦虑情绪; 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对经济的打击、政局动荡; 处理事件的代价:污染器具报废、对污染状况的监测、对污染物的清理; 诉讼和赔偿:对公众健康影响的赔偿; 恢复的代价。 食源性疾病的特点 对经济发展存在重大威胁 医疗护理、爆发调查、生意破产、不合格产品的回收、劳动力损失、法律索赔等等的形式造成实际的经济损失 最主要的危害来自于生物性污染分布广泛,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存在严重威胁 目前在所有国家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 每个人都面临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食源性疾病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 食源性疾病的特点 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 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形式 食源性疾病中的肠道传染病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过程 如甲肝,痢疾; 食源性疾病种类多,潜伏期不同。 如潜伏期较长的旋毛虫病 潜伏期很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毒鼠强中毒等 食源性疾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肉毒中毒等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因素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种类 过早地烹调食物 食物保存在室温条件下 冷藏前食物冷却太缓慢 重新加热食品时未达到杀死病原体所需的温度 使用了烹调前已被病原污染的食品 烹调温度不足的肉类及肉制品 没有充分解冻的冷冻肉类及家禽 生、熟食的交叉污染 热食贮存在63 ℃以下 受感染的食品制作者 食用剩余食品 食用生食 加工体积过大的食物 污染的罐装食品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的现场调查 广东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流行病防治研究所 gdeis@cdcp.org.cn 是否是疾病?是否为暴发? 1999年5月底,湖北仙桃市沿长江一条支流旁的一个村庄里,三天时间里发现上万只死鼠 邻县一中学有12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住院治疗 筛查发现在整个乡有5名村民(成年人)出现头疼、无力等症状 当地考虑此事件可能为鼠疫或中毒事件 对整个乡进行了隔离 后经调查及实验证实,此事件 为大规模水利建设改变了鼠生存的栖息环境,大雨造成生活在河床中的鼠大规模迁徙引起鼠间事件所致。 邻县中学病人为鼠药中毒。 而两位患者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 何谓暴发? 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定义,即疾病发生明显超过通常的预期水平,病例在时间和/或空间上呈聚集性,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相同病例。 患者是否为中毒? 自1998年8月起,重庆垫江县一个叫大路湾的地方(总共有16户人家)陆续出现不明原因抽搐的患者; 最初,医院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季节等诊断患者为乙型脑炎; 但1月份以后仍有相同表现的患者出现,医院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会诊,将此批患者诊断为流行性脑膜炎;卫生防疫部门对发病村庄进行消毒处理,但发病并没有控制。 2月中旬患病人数急剧增加。 流行病学及中毒专家参与调查后方考虑此疫情为中毒事件,经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被迅速控制。后经刑事调查证实此事件为人为多次投毒所致。 致病毒物的种类?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 病因 生物性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化学性 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原因 误用 环境污染 职业接触 滥用 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