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docVIP

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教案 一、“新”朝建立和王莽改制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为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推行一系列“托古改制”的举措。但不合时宜的改革并为奏效,反而引发更大的混乱,遭到强烈反对。在相继起义的绿林军和赤眉军打击下,新朝政权迅速覆灭。 二、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群雄征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 (背景)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知晓民心的刘秀决定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内容)①他废除王莽时繁密苛重的法令,屡次大赦,平反冤狱,②并先后9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力图恢复宽松安定的局面。③他不仅本人勤于理政,还注意提高行政效率,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财政开支,④并重行三十税一的西汉旧制,以减轻农民负担。刘秀还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⑤他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⑥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⑦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由于刘秀的倡导,重视文化教育、讲究人品节操,在社会上形成风气。 (评价·影响)光武帝刘秀在位的30余年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光武中兴”。 然而,刘秀的“柔道”另有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因此,光武之后,“中兴”的局面仅维持了两代,随即便渐显衰颓的迹象。 三、地方豪强与东汉的衰败 (东汉衰败的原因·地方割据势力)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表现)(经济地位)当时,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社会地位)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并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政治地位)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 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东汉衰败的原因·中央权力斗争)与此同时,朝廷上也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只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权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东汉衰败的原因·农民起义打击)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束手无策,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镇压起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终于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w.w.w.k.s.5.u.c.o.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