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识记材料数量与识记时间 三种识记方法识记效果的比较 1 再认法 在测量时,把数量相等的学习过的材料与没有学习过的材料全部打乱混合在一起,然后以随机的方式向被试呈现,要求被试区分学习(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学习(识记)的材料,即如果是学习过的材料,被试回答为“是”,没有学习过的材料,被试则回答为“否”。 保持量按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2 回忆法 这种方法与再认法不同之处在于,被试原来学习过的材料并没有呈现出来,要求被试把学习过的材料复述出来或默写出来。 正确回忆的项目数的百分数作为计算保持量的指标公式如下: 3 再学法 再学法有时又称节省法。在记忆测量中,如果被试不能把已经熟记的材料准确无误地回忆出来时,则要求被试把原来学习过的材料进行重新学习或再记,直到达到原来熟记的标准。 保持量则根据被试初学和再学时所的次数或时间来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4 重构法 重构法有时又称重建法。它是指在记忆测量中要求被试把学习过的刺激顺序进行重新再现,具体步骤是,若干刺激按一定顺序排列呈现给被试,然后把这些刺激顺序打乱,要求被试按原来的顺序来排列刺激。 重构的成绩以排对的顺序数来进行记分。 二级测量 二级测量主要是记忆信息进行质的考察。 二级测量不关心我们能正确提取的信息量或保持的项目数,而是关心记忆有哪些方面,即进行质的评价。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评价,一是考察回忆或再认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记忆得越牢固,信息提取也就越快,因而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就越短。如首先呈现一张词表让被试进行学习,然后问被试某个词是否包含在刚才所呈现的词表中,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按键来进行反应。如果被试回答正确,那么反应时越快则说明记忆得越牢固或学习成绩更好。 二是检查或考察被试对学习和提取的主观情感和态度。如在回答完要回忆的学习项目后,要求被试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 (2)前摄抑制实验设计程序 (3)倒摄抑制实验设计程序 (4)后摄抑制的影响因素 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 难度 时间安排 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 3 联想 回忆常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有简单和复杂联想之分。 接近联想 由一种经验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之相近的另一种经验 相似联想 由一种想到与之相似性质或特点的另一种经验 对比联想 由一种经验想到与之相反性质或特点的另一种经验 因果联想 由一种经验想到与之有内在关系的结果的另一种经验 * * 第七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对知识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 记忆对生活的意义 三 记忆表象 1 概念: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物体的现象。 2 遗觉像: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3 表象的两个特点:概括性和直观性 4 记忆表象在记忆中的作用 四 记忆的分类 (一)按记忆的内容分为: 1 形象记忆 2 情景记忆 3 逻辑记忆(语义记忆) 4 情绪记忆 5 运动记忆 (二)按记忆活动特点可分为: 1 感觉记忆 是指当感觉刺激停止作用之后头脑中仍保持瞬时映象的记忆。 2 短时记忆 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3 长时记忆 是指信息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的记忆 记忆的生理机制 1 记忆机能定位说 2 记忆机能整体说 3 记忆分子学说 第二节 记忆过程 一 识记 (一)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1 无意识记 ※ 没有明确的目的,不经过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 ※ 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 2 有意识记 ※ 有明确的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 有意识记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智力活动 (二)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1 机械识记 概念:不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及其关系,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识记 2 意义识记 概念: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依靠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识记 联系意义进行记忆 如南北朝的五胡内迁,即匈奴族、羌族、氐族、羯族、鲜卑族向内迁移 凶手用枪抵着 洁的背 唐朝组织人员编了《隋书》《梁书》《晋书》《陈书》 可以记为:随娘进城 (三)影响识记的因素 1 识记的目的 2 学习态度 3 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4 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5 识记方法 9 12 13 16.5 17.5 32.5 42.0 9 24 65 165 350 1625 4200 100 200 500 1,000 2,000 5,000 10,000 100字平均时间(分) 识记总时间(分) 课文词句字数 识 记 效 果 4 7 1.5 8 16 6 整体识记 部分识记 综合识记 20天后再现时平均需要提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与DIP.pptx VIP
- 医学情景模拟教学课件.ppt VIP
- 2022中职组建筑CAD赛项正式赛题、答案和评分细则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 .pdf VIP
- ERP系统管理制度.docx VIP
- 垫层(碎石砂砾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范本.doc VIP
-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完整版2024.pdf VIP
- 设备交货期保障、质量保障方案及保障措施说明.pdf VIP
-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精读3Unit 1.pptx VIP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第2版 项目七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pptx VIP
- 医学模拟教学案例研究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