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同步训练.docVIP

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同步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同步训练

PAGE 历史: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同步训练(岳麓版七年级下)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明朝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 A.1368年、1616年 B.1238年、1636年 C.1238年、1644年 D.1368年、1644年 解析:此题考查对朝代起止时间的掌握。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 答案:D 2.废除在中国沿袭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将相权与皇权合而为一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掌握。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答案:A 3.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华民族民族英雄的有(  )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俞大猷 ④郑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需要弄清“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的区别。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而金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应排除①。 答案:B 4.(2005湖南衡阳中考)关于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下面对其最恰当的表述是(  )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设锦衣卫,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 C.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解析:备选各项都是正确的,应选出最符合题意的,A、B、C三项是局部表现,只有D项才是突出特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答案:D 5.(2005山东潍坊中考)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解析:本题纯粹是考查记忆能力,要记住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是乾隆帝。 答案:D 6.(2005山西太原中考)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是(  ) A.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B.儒家思想的统治得到强化 C.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D.提高了官僚从政的能力 解析:明清实行八股取士,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虽然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但是,客观上也使儒家思想的统治得到强化。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7.(2006江西中考)明代之所以能实现郑和下西洋,其主要原因是(  ) A.海路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解析:要理解题目的要求,分析其主要原因。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故本题答案为B项。 答案:B 8.(2005四川眉山中考)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速度很缓慢,其根本原因是(  ) A.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B.地主与商人不愿投资手工业 C.清政府禁止海外贸易 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解析:要认识A、B、C三项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的具体表现。 答案:D 9.下列各项不属于右图皇帝政绩的是(  ) A.统一女真各部 B.创立八旗制度 C.建立后金政权 D.改女真为满洲 解析:题目所给图中的皇帝为努尔哈赤,改女真为满洲,改金为清的是皇太极,即努尔哈赤的儿子。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0.连线题。 A.《本草纲目》 a.吴承恩 B.《天工开物》 b.李时珍 C.《三国演义》 c.施耐庵 D.《水浒传》 d.罗贯中 E.《西游记》 e.曹雪芹 F.《红楼梦》 f.宋应星 答案:A—b B—f C—d D—cd E—a F—e 11.阅读下列材料: “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见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对东南亚来说,“郑和崇拜”已从中国明朝的历史范畴演化成为具体本区域历史内涵的文化现象。 请完成: (1)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持? (2)根据材料中郑和的活动,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第(1)问看似平淡,但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第(2)问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参考答案:(1)600周年。指南针或罗盘针。 (2)①传播宗教文化、风俗习惯。②指导当地百姓从事生产。③影响当地的生活习惯。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