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2)预防措施 振动的预防措施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即消除或减弱振动工具的震动,限制接触振动的时间,改善寒冷等不良作业条件,有计划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采取个体防护等项措施。 ——消除或减少振动源的振动:是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工艺改革尽量消除或减少产生振动的工艺过程,如焊接代替铆接,水利清砂代替风铲清砂。采取减振措施,减少手臂直接接触振动源。 ——限制作业时间:在限制接触振动强度还不理想的情况下,限制作业时间是防止和减轻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工间休息。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2)预防措施 ——改善作业环境:是指控制工作场所的寒冷、噪声、毒物、高气湿,特别是注意防寒保暖。 ——加强个人防护:合理使用防护用品也是防止和减轻振动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戴减振保暖的手套。 ——医疗保健措施:就业前查体,检出职业禁忌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手振动危害的个体,及时治疗和处理。 ——职业卫生教育和职业培训:进行职工健康教育,对新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尽量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用成分。 ——严格监督:通过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也可预防振动危害。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3)职业禁忌症: ——明显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末梢血管性疾病,尤其是雷诺氏病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明显的内分泌功能失调 ——严重的听力减退。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十三)射频辐射 射频辐射又称无线电波,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1)接触机会 广播、电视、雷达发射塔,移动、寻呼通讯基站;工业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焊接、冶炼)、医疗射频设备;微波加热设备频率;微波通讯。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2)对机体的影响 高频和微波对人体的影响既有相同的作用,又有其独特的作用。 高频和微波相同的作用 ——神经系统:头痛、头昏、乏力、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手足多汗、易脱发等。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心悸、心前区疼痛和压迫感。心电图检查可有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功能变化。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2)对机体的影响 微波独有的作用 微波除上述作用外,还可引起眼睛和血液系统的改变。 ——眼睛:长期接触大强度微波的工人,可发现眼晶状体混浊、视网膜改变。 ——血液: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3)高频和微波防护措施 对高频和微波发射塔、通讯基站建设项目应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对辐射源进行场源良导体屏蔽;对接触高频和微波的职工应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加强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4)职业禁忌症: ——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 ——白内障; ——血液病。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十四)红外辐射 1)接触机会 太阳光下的露天作业,开放的火焰、熔融状态的金属和玻璃、烘烤等作业。 2)对机体的危害 主要是红外线的致热作用对皮肤和眼睛的损伤作用。 ——皮肤:皮肤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出现红斑反应,反复照射出现色素沉着。过量照射,除急性皮肤烧伤外,还可进入皮下组织,使血液及深部组织加热。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2)对机体的危害 ——眼睛:可伤及眼角膜、虹膜、晶体、视网膜。长期暴露于低能量的红外线,常见的是慢性充血性睑缘炎;而短波红外线能被角膜吸收产生角膜的热损伤,并能透过角膜伤及虹膜;如果工龄够长,还可出现晶状体混浊,表现为白内障,主诉是自觉视力减退;1μm的红外线和可见光可达到视网膜,主要损伤黄斑区,多见于弧光灯、电焊、乙炔焊操作者。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3)预防原则 ——降低空气中的浓度。通过工艺改革和密闭通风,将空气中甲苯、二甲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 (二者均为1OOmg/m3,MAC)。 ——加强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做好就业前和2年一次的定期健康检查工作。 ——卫生保健措施同苯。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4)职业禁忌症: ——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症; ——肝脏疾病。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六)氰化氢 (HCN)[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氰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苦杏仁的特殊气味。蒸气比重0.94,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其水溶液为氢氰酸。氰化氢在空气中可燃烧,含量达5.6% —12.8%(V/V)时具有爆炸性。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1)接触机会 ——电镀、金属表面渗碳以及摄影; ——从矿石中提炼贵重金属 (金、银); ——化学工业中制造各种树脂单体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乙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