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坐骨痿证10痛风.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治疗 治法:舒筋活络,通痹止痛。取局部穴为主,配合辩证选穴。 处方:主穴;局部阿是穴。 配穴:风湿热痹:大椎、阳陵泉;痰瘀阻痹:公孙、血海。按部位配穴:脚趾关节配八风、内庭;踝关节:申脉、昆仑;指间关节配八邪、四缝;腕关节配阳池、腕骨;膝关节配膝眼、阳陵泉。 4.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目的:减少嘌呤的摄入,提供合理膳食,促进尿酸排出。 (1)低嘌呤饮食?痛风患者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为1.5g/kg体重,每日食入嘌呤含量100~150毫克,可进食谷类、蔬菜、水果、鸡蛋、牛奶和适量植物油。 不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如野味、动物内脏、鹅肉、海鱼、肉禽、贝壳、鱼及鱼汤、香菇、龙须菜、菠菜、菜花、芹菜、青叶菜、扁豆、豌豆等。痛风间歇期,血尿酸控制好者可食少许肉类。 (2)多饮水?以清水为主,以保证每日尿量2升为宜。 其他疗法 灸法:阿是穴温和灸,每日一次。 耳针:神门、内分泌、交感、对应部位。针刺或耳压。 按语 1.本病采用针灸疗法可获得较好效果,但久病畸形者应配合其他疗法。 2.卧床患者应保持四肢功能体位,以免造成足下垂或内翻,必要时可用护理架及夹板托扶。还应采取适当活动体位等措施,避免褥疮发生。 3.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谢谢大家 第三节 坐骨神经痛 含义:坐骨神经痛(sciatia)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分布区(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坐骨神经是人体中最长、最大的周围神经,且含大量的植物神经纤维,由腰5和骶1、2神经的前支组成,腰4及骶3神经前支亦有部分加入。由椎间孔发出后,行于骨盆后内侧,在梨状肌下部出骨盆,进入臀部,沿股部下降至股后下1/3处,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 病因病机 内因为素体虚弱或劳伤过度,肝肾不足,气血耗伤,形成络脉空虚,筋脉失养。 外因为腰部闪挫、劳损、外伤等原因可损伤筋脉,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久居湿地,或涉水、冒雨,衣着单薄、汗出当风,风寒湿邪入侵,痹阻腰腿部; 或湿热邪气侵淫,或湿浊郁久化热,或机体内蕴湿热,流注足太阳、少阳经脉.均可导致腰腿痛。 主要病位:足太阳、足少阳经脉及经筋。 基本病机:经络不通,气滞血瘀。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多与风湿或体内感染灶(如扁桃腺炎、牙痛、鼻窦炎等有关。主要引起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多与肌炎、及纤维织炎伴同发生)。寒冷潮湿常为诱因。 2.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或症状性坐骨神经痛(有原发病可查):常见原因 ①骨与关节病:椎间盘脱出、增生性脊椎炎、类风湿性骨关节炎、脊柱结核、脊柱畸形(脊柱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均可引起。 ②椎管内病变压迫:如硬脊膜外转移瘤、马尾肿瘤、蛛网膜粘连等。 ③盆腔内病变压迫:如子宫肿瘤、胎儿压迫(翠湖)等。 ④中毒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等。 ⑤臀部药物注射的位置不当等。 3.反射性坐骨神经痛:是由于背部某些组织遭受外伤或炎症的刺激,冲动传入中枢,反射性引起坐骨神经痛。 现代医学认识 现 代 医 学 认 识 临床表现 主症:以腰部或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出现放射性、电击样、烧灼样疼痛为主症。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临床上以根性坐骨神经痛多见。 足太阳经型; 足少阳型 辨证要点 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遇冷加重,得温则减,舌淡苔白,脉沉迟。 瘀血证:腰腿疼痛剧烈,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夜间加重,伴有外伤史,舌质紫暗,脉涩。 气血不足证:痛势隐隐,喜揉喜按,劳则加重,舌淡脉细。 定位诊断: 骶1、2痛小腿后——S2根受压 腰5骶1外侧游——S1根受压(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4腰5足背行——L5根受压(膝反射减退,股四头肌轻度萎缩) 腰3腰4足内走——L4根受压 中间位脱出两侧有——引起两侧小腿无力,两侧反射改变。同时可有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坐骨神经痛的检查: ①拉塞克氏试验(直腿抬高试验) 常人可达70度以上。 ②克尼格氏征:屈髋屈膝90度,然后被动伸膝,引起疼痛。正常人达135度。 ③林纳儿氏(屈颈试验) ④仰卧挺腹试验:挺腹、吸气、咳嗽、压颈,各部可不断使椎管压力增加。 屈颈与足背屈均痛可能是椎管内病变,若屈颈不痛,单足背屈痛可能是椎管外病变。 简要鉴别诊断: 1.梨状肌综合征(干性):因梨状肌损伤后引起臀以下坐骨神经痛,下肢旋转时加剧,环跳穴可有压痛。一般无腰痛,直腿抬高试验60度以下可疼痛加重。60度以上反而缓解。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椎管狭窄综合征(根性):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为椎管软组织或骨质增生压迫马尾神经根引起,双下肢可交替疼痛,伴麻木无力,且多为间歇性发作,久站、行走发作,蹲下、坐下、屈腿时疼痛可缓解。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者多,不一定有下肢固定压痛点,椎管造影可确诊。 3.急性腰扭伤:扭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