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 目标 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熟悉发展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 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各方面的专题研究 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农村的发展问题 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结合 课堂授课,讨论为主,辅以课后练习与阅读分析 评估方法: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 教材 《发展经济学》(Economic Development),迈克尔 P.托达罗 (Todaro), 余向华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 特点: 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角度,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为背景; 对于不同的问题有较为统一一致的分析方法; 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的衡量标准,到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及历史文化、人口环境等影响因素,全方位地探讨了发展经济学的各个理论主题; 丰富的专题研究,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研究更具借鉴意义,更适合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 教学大纲 导论 经济发展理论 专题性研究 结构性研究(不平等,贫困,劳动力市场) 发展资源研究(资本,人口,人力资本,土地、环境等) 章节安排 CH1.导论 CH2.经济发展理论 CH3.专题一:贫困、不平等与发展 CH4.专题二:人口增长与发展 CH5.专题三:城市化、城乡迁移与发展 CH6.专题四:人力资本与发展 CH7.专题五:农业转型与农村发展 CH8.专题六:环境与发展 Ch1.导论 第一节 发展与发展经济学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异同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的脉络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度量 第一节:发展与发展经济学 一些基本事实 什么是发展? 什么是发展经济学? 一些基本事实 1500年前后的世界 1500年前后,欧洲并非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财富集中在东方。 ——中东、南亚和东亚,甚至是新大陆,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 ——亚洲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都优于欧洲,如丝织品和棉织品、瓷器、咖啡、茶叶、香料等; ——哥伦布等航海家航海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帮助欧洲人找到富裕的印度和中国。 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第5页 西方世界的兴起 1450年前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海外扩张,欧洲追赶并开始超越亚洲社会的发展水平。 随着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世界进入了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他地方的国家并未能及时实现工业化。随着现代经济增长过程的逐步展开,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西方对世界的主宰 随着西方的逐渐强大,西方开始主宰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其他地区被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譬如,印度、中国、东南亚国家等; 也有少数国家在这一过程崛起,譬如美国和日本等。 贾雷德.戴蒙德《Guns, Germs, and Steel》 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 进入20世纪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殖民地国家开始实现民族独立; 中国的全民抗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 ;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战争; ……。 富国 vs.穷国 二战迄今,富国依然富裕,西欧、北美、日本等; 仅有少数二战中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实现了经济腾飞,亚洲四小龙; 中国的经济奇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经济飞速增长; 其他大部分地区并未实现同样的经济增长结果,非洲; 拉美地区的“中等收入陷阱”。 Measuring Economic Growth from Outer Space 疑问:发展研究的视角 为什么繁荣与赤贫在不同地域上共存,而且在同一个国家内部甚至是同一个城市内也会同时并存? 传统的低生产率、仅能维持生存的社会,能否转变为现代的高生产率、高收入的社会? 贫穷国家实现发展的过程中,富裕国家发挥的是推动还是阻碍作用? 一个国家,譬如中国的偏远农村地区的贫穷农民,通过什么过程,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富裕的人群? 什么原因造成了国际和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在健康营养、教育、就业、人口增长和寿命长短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够逐渐缩小吗?如何才能缩小? …… 什么是发展? 传统经济学的衡量方法 用人均收入衡量,强调经济增长 从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看待发展 ——农业份额和农业人口份额下降 ——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和从业人口增加 ——发展战略强调快速工业化,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代价 滴流理论(Trickle-down theory ),增长自动带来人民福利改善,“增长才是硬道理” 贫困、歧视和失业以及收入分配问题,居次要地位 传统经济学对发展观点的局限 20世纪中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增长,但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并未改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现实 ——“发展才是硬道理” ——收入分配不均 ——地区差异明显 ——城乡差别扩大 —— …… 传统经济学对发展的狭窄定义存在某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