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 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 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 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 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 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总结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4.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孙中山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做出了哪些贡献? 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捍卫民主共和, 3\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史实 历史功绩 六、孙中山的评价 局限:在前期革命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历史尺度 总结概括1894—1911年,1912—1922年,1923—1925年三个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的主题及革命活动,并指出孙中山对20C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最大贡献。扼要分析孙中山最终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主要原因。 1、1894—1911年: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12—1922年:维护民主共和,反对独裁统治 3、1923—1925年:促成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最大贡献: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失败原因:客观上封建势力的强大、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人民群众尚未完全觉醒。主观上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即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六、孙中山的评价 ①他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他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的民族精神。 ③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④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 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孙中山精神 道德尺度 *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教学分析 “觉醒”的含义是什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亚洲觉醒”有何必然性? “觉醒”:不再是本能的反抗(民族独立), 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方向——发展资本主义! 革命的性质: 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必然性: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元解读] 一、整体感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殖民与反殖民的动荡时代。亚洲进入了“东方 的觉醒”时期。它是亚洲各国人民有组织反抗殖民侵略的开始,是资 产阶级知识分子登上领导舞台的标志。在“亚洲觉醒”的过程中,其中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中国的孙中山、印度的甘地和土耳其的凯末尔。三位先驱的共同之处就是为国家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奋斗终身的人。他们三人在进行民族解放斗争时,其所在的国家性质中国、印度、土耳其分别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由于三个国家的 具体国情不尽一致,因而三位先驱的民族解放道路各不相同。体现了 因地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不同而呈现的差异性。 [教学思考](同前略) 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课标内容分析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 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3)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 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其次,作为亚洲觉醒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既是亚洲人民争取民族 解放的代表,也代表了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 此,要注意从20世纪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和引领国家走向 现代化的高度来审视和探究上述历史人物的各项活动,要认识到 亚洲各国对争取独立和富强道路的选择是由本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也与重要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追求目标有关。 要在探究中,学习和感悟民族解放的先驱们为了国家独立和富强“一往无前,愈挫愈奋”的精神,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结合作、共同成长的意识。 分析: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充分把握历史人物基本活动的基础上, 恰当分析和评价每位人物在领导各自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中的影响和 作用。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程标准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指导意见 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本课时可联系必修I专题三“辛亥革命”和必修Ⅲ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课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孙中山主要史实的学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