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户的期望 当你出现在客户面前时,客户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 诚恳、热情、关怀 自信、严谨、稳重 真心关怀 顾客 话题集中到某个产品,反 复关心其某个特性 询问有无配件或赠品 询问同伴的意见 讨价还价要求打折 关心是否有现货或售后 服务问题 突然眼睛发亮或不再发问,若有所思时 不停操作产品 离开后再度回来 关心产品有无瑕疵 认真翻看产品资料 识别顾客的认同信号 语言 行为 运用推动购买技巧 不要再向顾客介绍其他产品 帮助顾客缩小选择范围 集中展示产品的销售卖点 顾客准备离开—完美服务 你需要注意的: 办理手续 面带微笑 协助包装 轻拿轻放 简要介绍(包括功能、售后服务细则等) 细致耐心 友好结束 双手递送,送出门外 总 结 成功掌握在您的手中 不论是新进行或资深的服务人员都体会到成功有如硬币——有它的两面:培训和实践 培训后没有实行,很快就会忘记。那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只是实行而又没有培训可陷于错误中。将错就错的情况下,人会变得一成不变,我行我素。 培训和实行双管齐下就能使人变得更熟练和专业。 * * * * * ???由中国信息协会、广东省信息协会、亚洲客户服务协会、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五大机构联合主办,中国最佳客户服务评选组委会具体承办的2005-2006中国最佳客户服务评选活动于12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协办,南方日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权威媒体全面协作。经组委会认定,网易为本次评选活动的指定网站,关于评选活动的权威信息将第一时间在网易网站发布。 * * 服务人员须具备的六大意识 1、目标意识: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和目标并以此来开展工作。 2、顾客意识:(1)顾客就是第一。(2)用户永远是第一位的。 3、改善意识:要时常检讨工作中的问题点,琢磨改善的方法, 实施改进,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4、品质意识:不仅要维护好商品的质量,而且要注意自己的服 务质量。 5、纪律意识:严格按营业规则、服务规范办事。 6、协作意识:与同事沟通协作,既虚心向别人请教,又乐于帮 助别人,共同作好工作。 服务人员专业化“六快”体现 眼快 耳快 脑快 嘴快 手快 脚快 服务人员对销售的理解 请大家在各栏中填入相关内容 为使销售成功,重要的是了解顾客的需求并向顾客推荐满足其需求的产品 那么学习和掌握成功销售的技巧就很重要 顾客需要的是什么? --购买现在就能够满足自己不满的商品 --买了以后不后悔的商品 店员需要的是什么? --希望顾客购买商品 --希望通过多销售提高收入 店员该怎么做? 熟悉顾客的需求,并帮助他购买符合其需求的商品 销售 对销售的理解 顾客满足价值变化 什么是顾客满足? 什么是顾客感动? 受到的接待和自己的期望一样 受到的接待比自己的期望高的情况 对销售的理解 —首先为亲切的接待顾客、店员应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店员的基本姿态 心 态 服装容貌 态 度 店员 顾客 亲切接待顾客的心态 不是销售,而是帮助 顾客购买商品 服装、头发、手、脸 和自己业务相符合的 穿着 亲切的 谦逊的态度 积极地倾听 想一想 出勤时的姿态 上班时的姿态 下班时的姿态 肯定的心态,每事有计划,检查未 执行的业务 干净的服装和容貌、亲切的心态、销售工具 产品检查、亲切的接待顾客 整理整顿、检查未执行业务,第二天 工作确认,一天工作总结。 服务销售流程--经营顾客的心 顾客服务技巧经典四步曲 第一步 准备迎候 真诚30秒 给顾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第二步 接触服务 产品推荐 让顾客体会到您和产品的功能给他带来的好处 第三步 服务释疑 解答疑问 让顾客信任您的产品 您和所在的公司 第四步 服务完美 推动购买 使顾客及早体验产品的乐趣和好处 热 诚 微 笑 心 态 (愉快平和) 心理准备 检查职业仪表 检查/准备商品 销售辅助工具和促销品的 检查和准备 做好工作场所的清洁整理 工作 行动准备 第一步 准备迎候 迎接顾客及接近 对来店里的顾客的心理把握 1、把握来店里顾客的亲切接近的要领 如果过分好客,顾客就会产生排斥感。反之,如果店员 看起来漠不关心,顾客也会对这种漠不关心产生不快。 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然地接近顾客,既不要使顾客产生不快,也不要使顾客产生排斥感。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进入卖场的顾客的一般心理状态。 1)来店里的顾客的心理状态? (1)对销售人员的(提防心理、负担感 ) (2)对产品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