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为梅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私奉献为梅拳

无私奉献为梅拳 ——记梅花拳教练贺平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叠翠流金、瓜果飘香。 在永年县周寨村一处院子里,不时传来一声声呐喊、一阵阵掌声。原来是十几位少年儿童在表演梅花拳术,他们冲拳、踢腿、转身、飞跃……举首投足中规中矩,舞剑、耍枪、挥刀、扫棍……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孩子们一个个英姿飒爽、生龙活虎、勃勃生机,身法敏捷灵活,动作刚劲有力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洒满阳光铺满鲜花荆棘丛生的……尤其是有的徒弟再一加工就可以参加国家比赛,偏偏在这节骨眼上有去无回、无影无踪,这对盼望出成果、出人才的贺平来说无疑是最痛苦的事情,他付出的心血与劳累,孩子们积年的汗水与磨练就这样付之东流。 九十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办学、专业技术培训热潮的兴起,一些民办武校、武馆应运而生。这又给了贺平实现自己抱负的一个平台,他自带“干粮”、不要任何报酬,先后到河南省长垣县韩庄武校和河北省魏县京冀梅花拳武校担任教练,协助韩百广、刘麦收、刘太安等爷们克服重重困难,培养了一批批梅花拳弟子,他们中的一些人至今活跃在国内外武坛,成为梅花拳的传承人!这对以传授梅花拳为第一生命的贺平来说,收获到喜悦,品尝到甘甜。然而,由于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和武校机制改革的滞后等原因,这些学校相继退出历史舞台。 唐代诗人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遇到挫折不气绥,卷土重来。对来讲未必就是一个厄运,倒是磨练意志的一块难得的砺石!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平静。有了这样的心态,享受,感谢失败,树立信心,迎接成功。……在漳滏河畔,在燕赵大地,收徒传拳,栽梅育梅,打扮春天,描绘梅园。 永年县周寨是邹祖在康熙二十六年开辟的梅花拳老场,至今这里还保存着邹祖留下大刀。三百多年来,周寨“梅花”长盛不衰,文武大师代有人出。可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却经受了一场浩劫,拳场停办,经文焚毁,甚至到了“谈梅色变”的地步。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梅花拳复苏的新纪元,2001年周寨人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13辈老师傅刘印秋的力主下,第二次点灯开场,开始续写梅花拳的历史新篇章,几年来局面打开、成绩斐然。然而,由于没有专业教练,缺乏集中系统的训练,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造就武林高手谈何容易。周寨人热烈欢迎有志于梅花拳传承发展的拳师趋庭施教,广布恩泽。 得到消息的贺平兴奋之至、踌躇满怀,于是慷慨应聘,走马上任,因为他又有了传播梅花拳文化的用武之地,有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良机。 然而,农村的条件差,没有练功房,没有空调。大夏天在室外太阳毒花花的,晒得脸上爆皮;在室内闷得透不过气,稍一举动就大汗淋漓;练功后没有地方洗澡,晚上睡觉虫蝇叮咬……孩子们分散在家吃饭居住,纪律容易涣散,练功时间难以保证….. 怎么办?他冥思苦想、到处张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联系到广宗县一个自行车厂,该厂老板阎中伟也是一个梅花拳的忠实弟子,他为贺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把本厂的一处厂房开辟为练功房,装上电扇,对学习梅花拳的学员管吃管住、不要分文…… 今年六月三十日,十几位中小学生一放假就到广宗自行车厂集合,开始高强度的集训。这些学生不少人都有习武的历史,有一定的武功基础,但是“一个师傅一种传授”,同为梅花拳但拉的架子五花八门,他首先要统一拳法,一个个捏架子、讲要领,接着因材施教,有针对性传授技艺。白天练、晚上学,练过拳、又掂枪….. 他不仅是教练,有时还要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做饭,年过六旬的他每天往往深夜方能入睡,辛苦之状可想而知。而在这时,他会想起开封市温馨的家,想起家中身体常年有恙的妻子,但这丝毫动摇不了他献身梅花拳事业的意志,他的事业也得到青梅竹马一路走的妻子的大力支持。 有一份汗水就有一份收获,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回报。时光如箭,一个多月飞快地过去,迎来了金色的秋天,学员的拳技大大提高,有几位已经达到参加全国大赛的水平!贺平笑了,孩子们笑了,周寨的刘印秋老师傅笑了,永年梅花拳协会的领导也笑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贺平深深知道,这点成效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孩子们仅仅是步入门道,更加艰苦的训练还在后面,更何况参加培训的学员还很少,弘扬梅花拳文化任重而道远。但无论有什么困难和曲折他都将勇敢地走下去,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神圣的梅花拳事业! (杨彦明根据贺平口述整理) 2012年10月7日 1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