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3课_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使用.ppt

必修1+第3课_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使用.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诵读、理解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汉初郡国并行制 4 、元朝的行省制 3.宋初和明初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的地方在于 A.废除了丞相 B.改变、分散了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 5.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理藩院 6.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的职能在汉武帝时演变成为( ) A.决策机构 B.监察机构 C.执行机构 D.军事机构 秦朝 东汉 唐朝 宋朝 元朝 郡 道 路 行省 州 州 县 县 县 州 郡 县 路 府 县 汉初 元 宋 唐 武帝 秦 对中央集权影响   地方制度 朝代 阶段 汉至元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郡县制 郡国并行 加强 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 削弱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 加强;但三冗;积贫积弱 行省制,宣慰司, 宣政院辖地 加强,重大变革,省制开端 形成 巩固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完善 加强 推恩令 加强 削弱 新发展 1、汉初 (1)“汉承秦制”——三公九卿 (2)“有所损益”——开国功臣多来自民间下层的草莽之辈,形成“布衣将相”的格局,标志着贵族政治进一步向官僚政治转变。 (一)汉朝 二、君主专制——解决皇权相劝的矛盾 2、汉武帝时建立内朝、外朝制度 内朝:皇帝亲信组成,决策机构 外朝:三公九卿组成,执行机构 概念 皇 帝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丞相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亲临问候。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拒绝执行。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力言“不可”。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曰: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思考:汉武帝为什么将权力由外朝转到内朝手中? 1、概念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3、结果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原因 2、汉武帝时建立内朝、外朝制度 3、东汉光武帝 (1)正式设置尚书台——尚书执掌朝政 (2)六曹——侵夺九卿职权 (3)“三公九卿”名存实亡,成为虚衔 (二)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制萌芽 皇帝 中 书 省 尚 书台 门 下 省 西晋设立,侍从和顾问机构。 魏文帝设,执掌机要,审理奏章,发布诏令。 东汉光武帝设,总理全国政务。 (三)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中 书 省 尚 书 省 门 下 省 皇 帝 草诏 执行 审核 表示上下隶属关系 表示政令下达程序 1、特点 (1)三省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2)三省长官同列为相,相权分散 2、作用 (1)分工明确 ,提高办事效率 (2)相互牵制,防止擅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集体议政 ,避免决策失误 (四)宋朝——“二府三司”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院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参政知事 (二府) 二府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度支、户部、盐铁 三司使(财政)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 后增设参知政事(副相) 枢密使(军政) “二府三司” (中书省) “计相” 三省六部有名无实,相权被分割,皇权强化 中书省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枢密院 (五)元朝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仅保留有中书省,并且六部从尚书省下属机构转变为中书省下属机构 御史台 宣政院 元朝相权很大,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位争夺战中的重要依靠力量。这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弹。 二府 枢密院—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但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 御史台— 最高监察机构 宣政院— 管理西藏和民族、宗教事务 最高军事机构 元 北宋 隋唐 汉 影 响 措 施 朝代 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 三省六部制 ①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一分为二 一分为三 一分为三 相权反弹 秦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建立专制主义制度 丞相权力很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