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茅盾、老舍、巴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盾 一、茅盾的文学创作 1、 1927—1928:处女作《幻灭》首次用“茅盾”笔名。 2、1928年7月—1930年4月旅日期间:短篇集《野蔷薇》《泥泞》散文《卖豆腐的哨子》《红叶》、论文《从牯岭到东京》等。 3、30年4月到抗战爆发:创作鼎盛期 《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大量中小说短集。散文集。 4、抗战期间:从事抗日文化工作。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长篇《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短篇集,散文集等。 5、抗战胜利后写剧本《清明前后》。建国后担任文化部长,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基本停止文学创作活动。 二、茅盾文学主张 1、“文学为人生”的艺术观。 2、文学的社会化。《现在文艺家的责任是什么》中提出这一观点。文学创作上追求“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目标。 3、文学家应作历史代言人。应“担当起唤起民众从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文学家要以历史代言人的姿态进入创作,注重文学的时代表现。 4、文学的政治功利性。 “我们的作品一定不能仅仅是一支吗啡针,给工农大众一时的兴奋刺激,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成为工农大众的教科书” ——茅盾 三、文学新范式的开掘 (一)长篇小说的史诗性特征 以巨大的篇幅,“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以反映时代的全貌和发展的作品。 (二)以典型环境来塑造典型人物的“社会剖析小说” 作品中人物形象阶级特征比较鲜明,情节的冲突、发展,往往由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所决定,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着。作品的感性形象,是经过马列主义理论透视的,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茅盾从一人一事中透露出时代风云激荡的社会变动。 (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茅盾自觉的担当了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书记和传记作者,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四)题材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 四、文艺批评 (一)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 从1917年到1926年,他用各种笔名写了文艺批评260余篇。1925年前主要是表现为“表现人生指导人生”,1928年到1935年是带着带着左翼作家的激进主义色彩,注重对文学现象的阶级分析,形成了社会—历史批评。茅盾的文学批评主要以时代性为其基本特点,主要是马列主义的综合批评,历史唯物主义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评观。 (二)革命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从五四时期提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到1925年后的进一步推进,演变为革命的现实主义,他都是核心人物。为我国现代文学中革命现实主义主导地位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系列作家论:《鲁迅论》、《冰心论》、《徐志摩论》等 五、阅读作品:《子夜》 讨论问题: 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一谈《子夜》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作品?为什么? 2、谈一谈你对吴荪莆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3、有研究者认为,《子夜》体现了中国式的颓废主义,你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六、《子夜》一般性解读 (一)出版: 1933年《子夜》(原名《夕阳》)由开明书店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子夜》的出版是中国文学在“细微的声音都没有”的情况下的惊天怒吼,震动了中国,瞿秋白称1933年为子夜年。是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子夜》显示了左联文学的创作实绩,显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 (二)写作背景 中国正在进行现代社会性质的大讨论: 革命派认为当前的任务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推翻三座大山; 托派认为应该由资产阶级承担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的学者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完成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茅盾用文学的形式,揭示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 “我写这部小说,就是想用形象的表现来回答托派和资产阶级学者: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下,是更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虽有些如法国资产阶级性格的人,但在193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同于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前途是十分黯淡的,他们软弱而且动摇。当时,他们的出路只有两条:投向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或者与封建势力妥协。”——茅盾:《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四期。 七、新式解读:浪漫与颓废的元素 “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瞿秋白 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表象主义(象征主义) 细节受自然主义影响,创作总体倾向上却是浪漫主义的,并有颓废主义倾向。 (一)浪漫主义倾向的表现 1、初版本内封题签下反复衬写着的英文: “The twilight: a Romance of China in 1930 ” “夕阳:1930年中国的浪漫史” 2、塑造人物的浪漫主义笔法: 吴荪莆:“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1)教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