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2008-11.docVIP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教学2008-11

[卷首语] 留步童心 魏润身 [理念·观点] 课堂中的“现代”与“传统” 佚 名 徘徊在语文课堂“现代化”边缘的思索 严华银 “情境教育”对语文教学现代性问题的启示 冯卫东 文学是生命的阳光 丁 帆 庄子审美观与中学语文审美教育 田 芸 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 王家伦 [实践·反思] 指瑕:善待一切教学资源 邓 彤 《七根火柴》指瑕 宁鸿彬 寻找课文中的“穿帮镜头” 刘 影 法律不公与民族宗教歧视 郭建华 课例沙龙 干国祥 魏智渊 一种基本的章法训练模式 程 翔 作文评讲即指导 张兴武 古诗词“意境”鉴赏浅探 高 潮 [备课·设计] 学生活动充分 余映潮 化个为类  以点带面 褚树荣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教学案例 岑 颖 民族双重性格的反思 叶军彪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叙事冒犯 孙文辉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章国华 《荷叶 母亲》语象解读 刘贞福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柳咏梅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张 明 “皇天后土”如何解 罗献中 “毁于随”的误解 刘庆俄 [评价·测试] 语文高考“怎么考” 潘新和 郑秉成 2008高考: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文化方向 卞光武 中考图表类试题特点与解题规律探微 陈树元 陈金强 中考写作“诊疗式”复习法的实践与思考 陈玉中 用我们的慧眼 抓住文章的“眼” 郑 莉 [成长·发展] 关注课堂学习思考程序的设计与研究陈 军 沈红旗 平智炜 祝 科 佚 名 求索朗读教学之路 冯妙群 我的一段学习生活 苏立康 [视窗] 富有挑战性的美国高中AP类课程(三) 郭英剑 从外国母语课程教材中得到的启示 聂鸿飞 [卷首语] 留步童心 魏润身 在一档儿童宝宝秀的节目里主持人问一个小朋友:“你长得好看吗?”她回答:“好看。”主持人又问:“那你红红的脸蛋像什么?”她说:“像大红苹果。”   中国有几个孩子没有熏陶过这样的比喻与形容?初始语文教育中给每一个孩子留下的深刻烙印,永不磨灭。这种比喻,贻害甚深。如果一个孩子的脸真的长得像个鲜红的大苹果,那不但不好看,实则一定很恐怖。   主持人接着问:“那妈妈长得像什么?”“妈妈的脸像草莓。”谁也没有教,孩子自己的比喻,想象得何其形象。妈妈的脸上一定有些疙疙瘩瘩的小包包,所以孩子才做出这样的形容,像草莓的妈妈是美丽的。   这些童言童语为什么有趣——源自童心。   有一首孩子写的诗歌,蜗牛:蜗牛走路的时候/天上打起雷/蜗牛吓得要命/就赶快伸出避雷针/继续赶它的路。   一首多么可爱的童诗,只有孩子的眼睛里,蜗牛的两只角才是避雷针,童心铸就了真正的诗歌,我们的学生写不出,毛病就在于童心的缺失与泯灭。   袁枚曾说:“诗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陈楚南《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栏杆,惆怅花容一见难,几度唤他他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妙在皆孩子语也。”   陈楚南的这首诗多么有趣,皆因他年长却有孩子般的纯真。观画人就是想看看美人的容貌,可是她偏偏背倚栏杆,怎么叫她她也不扭过头来,急得人真想把图画掉转过来看一看。何其有趣的“孩子语”——了不起的童心之作!   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必然承担。但是,如何在丰富学生的同时又不使语文学习成为催熟剂,尽可能地持续中学生的童心驻留——失去的帮其唤醒、唤回。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探索的永恒课题。否则,我们即使能培养出腹有诗书的学究,但是童心的缺失却会滞障他本可继续提升的人文品格。   我们不期望语文学习是未来作家的摇篮,但是希望它成为留步童心的助力。一个人若能童心永驻,他一定会热爱生活,充满爱心,成为一个在任何领域都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开拓者。   李贽对失童心者痛心疾首。马斯洛格外推崇人类的“第二天真说”。他认为:自我实现者在很多方面很像无忧无虑的儿童的创造。它是自发的,自如的,是一种摆脱了陈规陋习的自由。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天真”构成的。   让我们在留步孩子的童心中多一些徜徉,也焕发出我们的第二天真,那又何异于我们永葆了自己的青春,何乐而不为呢? [理念·观点] 课堂中的“现代”与“传统” 佚 名 “现代”语文、“现代化”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现代性”等一系列概念,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甚至有人将其作为告别昨天、区别传统、炫示身份转换的标记。可这里的“现代”,作为描述语文课堂性质和特点的关键词,其理解常常是有意无意间被泛化的,特别是跟与之相对立的概念——“传统”之间,关系是含混的,界限是模糊的,据此而展开的课堂实践也常常是有问题的。本期的两篇文章,择取有关的几点内容进行辨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徘徊在语文课堂“现代化”边缘的思索 严华银  四五年前,围绕语文教学“现代性”问题,针对现实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发表过意见。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