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教案: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农业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记忆最早的农作物区域,主要农作物名称,古代主要农具,重要水利设施。
(2)掌握精耕细作的含义,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完善和小农个体耕方式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3)分析理解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在近代以来又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迟滞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实物考察法、阅读法、讨论法,再造历史形象,理解古代农具的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巨大作用。
(2)归纳法、探究法,归纳农具变化以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归纳古代水利设施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驳斥中华文明外来说。
(2)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3)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4)了解家乡农业发展历程,理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课型:高一新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幻灯片上展示材料,学生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民以食为天”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皇皇天朝,万千气象。江山坐在百姓心上…… 一座座粮仓与天下人共享;一代代兴亡,与天下人担当。”
不同点:体裁不同,有俗语,有成语,有诗词,有戏词,有歌词。
相同点:内容都和农业有关。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3)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
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
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的翻车(又称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2)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2)都江堰: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
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3.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
(1)治理黄河:
重要性: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植物的激素调节.ppt
- 2014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与进化.ppt
- 2014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创新课程同步配套课件:2.1.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ppt
-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单元检测卷(一)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Word版含解析.docx
- 2014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创新课程同步配套课件:2.1.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ppt
- 2014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创新课程同步配套课件:2.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ppt
-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四单元 学案16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创新课程同步配套课件:3.3.1《共价键的形成和共价键的类型》.ppt
- 2014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创新课程同步配套课件:3.1 《金属键 金属晶体 》.ppt
- 2014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创新课程同步配套课件:2.2.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ppt
- 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教案:2.4水循环和洋流.doc
- 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2.2基因在染色体上.doc
- 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2.3伴性遗传.doc
- 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5.2染色体变异.doc
-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A1.doc
-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五单元 2 越南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B1.doc
-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A2.doc
-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B2.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