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语上册第四单元教程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1 杜寨中学 高效课堂——参与式课堂 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品行善恶课题农夫和蛇(两则)设计者吕春野 王森祥 万廷柱 马晓燕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时数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寓言及特点及《伊索寓言》;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Iyh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做农夫一样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样的恶人。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课文中所揭示出来寓意。教学难点让学生学做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样的恶人,在是非善恶面前有正确的态度。教学方法诵读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注一、情境导入,出示目标  (3分钟) 1、以蛇为话题导入新课:你对蛇有什么认识,当有人说蛇,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及其特点   (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3)思考我们如何做人   二、出示学纲,指导自学 (12分钟) 1、资料助学:了解常识,相互交流完善 (1)关于寓言。 (2)关于《伊索寓言》。` (学生借助课本下面的注释和手头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知识相关链接】: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一般篇幅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 《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作者伊索。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作,“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奴隶,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而精炼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不但读者众多,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话集之一。阅读量仅次于《圣经》。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在明朝传入我国。第一个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在中国生活期间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绍过伊索,对《伊索寓言》做过称引。他之后的传教士庞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绍、引用过《伊索寓言》。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况义》。清代之后,出现了许多种《伊索寓言》译本。上述情况表明《伊索寓言》在我国流传之久,它至今仍令人喜闻乐见,爱不释手。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2、出示提纲,学生自学,准备交流 走进课文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推荐重点词语。   ③体会寓意。   3、交流点拨 这则寓言故事比较简单,下面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不看书把故事复述一下。 一个同学复述讲述的部分,另一人复述农夫的语言。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复述进行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复述时要抓住“血的教训”话的语气沉重一些。   三、合作探究  (8分钟) (一)研读第一则寓言   1、浏览第一则寓言,此则寓言共三节,请分别用一句话把每节大意概括出来。   2、你认为农夫和蛇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预设答案:农夫—善良,善恶不分   蛇—凶残,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3、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可是这个善良的农夫为什么没有得到好报呢? 预设答案:对恶人施与同情和怜悯,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 4、怎样理解农夫临终所说的话?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仅仅限于这句话?  小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完整的话。 每小组两人进行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教师追问:能不能举出相关的现实例子? 预设:① 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②恩将仇报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 ③“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 5、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为“恶人”? 为什么? 预设关键词:以动物喻人是寓言的重要特点。   拓展提高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