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简介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合材料简介 ——材料部分 莫 常 新 2010-10-26 复合材料的组成 树脂基体 增强材料 辅助材料 树脂基体 树脂:即有机高分子,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是制造塑料的原料。 高分子:即分子量达到10000以上的分子。 分子量:组成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的原子量之和。如二氧化硫(SO2)的分子量为64,即为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的原子量之和。 增强材料 当加入树脂中,能使树脂制品的力学性能或其他性能得以显著提高的材料。 分纤维状和粒状材料两种。 增强材料的增强效应取决于与被增强材料的相容性,为增进相容能力,有些增强材料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注意增强材料与填料的区别。填料即为辅助材料的一种。 辅助材料 材料表面的微裂纹 Thanks 非活性增韧剂(增塑剂) 不带有活性基团,不参与固化反应。常用的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乙酯、二丁酯,磷酸三丁酯等,掺加量5-20%。 活性增韧剂: 参与固化反应。其增韧作用又称“内增塑”。 常用的有聚酰胺(650#,651)。 (2)增韧剂 辅助剂 环氧树脂 增加树脂的可塑性,便于成型加工 下一页 作用: 降低成本;减少制品成型过程的收缩性,降低制品的热膨胀系数和制品的收缩率。 常用的填料有陶土、滑石粉、石英粉、石墨、金属粉等。有时填料对制品的电性能、机械性能、耐磨性能也有影响。 (3)填料 辅助剂 环氧树脂 下一页 为使制品美观,在树脂中加入色料。 通常加入无机颜料的树脂糊,也有加有机颜料的,但是应保证有机颜料不参与反应,否则容易退色。 颜料糊制备的目的是:使均匀分布,不产生颜料团。 (4)色料 辅助剂 环氧树脂 下一页 E-玻璃纤维,无碱纤维,含碱0.8%以下 C-玻璃纤维,中碱纤维,含碱8%左右 A-玻璃纤维,有碱纤维,含碱12~15% S-玻璃纤维,高强纤维,含碱0.3% M- 高弹玻璃纤维 L-防辐射玻璃纤维 增强材料的种类 (1)玻璃纤维种类 增强材料 下一页 (2)玻纤制品 增强材料的种类 增强材料 A、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B、短切玻纤毡 特点:吸附树脂量大,短切毡60~80%, 表面毡90%以上。 C、无捻粗纱布 D、玻纤细布 平纹、斜纹、缎纹 E、经编织物 下一页 1、碳纤维 具有强度高、模量高、和耐高温等优异性能。 2、聚芳酰胺纤维 是一种新型高强纤维,强度可以达到3.63×109Pa,价格比碳纤维低,但是耐紫外线性能较差。 (3)其他纤维 增强材料的种类 增强材料 下一页 (1)外观和比重 外观是一个光滑的圆柱体,横断面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圆形。 玻璃纤维的直径一般在5~20μm; 比重一般在2.4~2.7 容重一般在2400~2700kg/m3 玻纤的物理性能 1、玻璃纤维的外观和力学性能 增强材料 下一页 抗拉强度很高(1200-1500MPa),但是扭转、剪切强度很低。 玻纤为何比同成分的玻璃强度高出好多倍呢? ①玻璃内部及表面均存在着较多的微裂纹,在外力的作用下,微裂纹处特别是表面微裂纹处,产生应力集中,首先破坏。玻纤高温成型时,减少了玻璃内部成分的不均一性,使微裂纹产生的机会减少,因此纤维的强度提高。 ②玻纤在成型过程中由于拉丝机的牵引力作用,使玻纤内部分子产生一定的定向排列,抗拉强度提高。 (2)力学性能 玻纤的物理性能 增强材料 下一页 增强材料 下一页 返 回 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拉伸取向图示 玻璃拉丝成纤维时,玻纤内部分子在拉力的方向产生了定向排列,抗拉强度显著提高。 下一页 一般情况下,直径越小,强度越高(但是不同成分,不同成型条件下同直径的玻纤强度也不一样)。 玻璃纤维长度越大,强度越低。例如: 5mm长(Φ8μm) 1500MPa 20mm长(Φ8μm) 1210MPa 可以用微裂纹理论解释以上现象。因为纤维越细,微裂纹越少;纤维越长,产生微裂纹的概率越大。 影响玻纤强度的因素 (1)玻纤直径和长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增强材料 下一页 硅 铝 钡 硼 镁 钾 钠 铅 SiO2 Al2O3 BaO B2O3 MgO K2O Na2O PbO (2)化学成分对玻纤强度的影响 一般情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