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三中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
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
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
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
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
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
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
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
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
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
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
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
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
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
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
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
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
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
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
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
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
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
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
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 后、00 后们将是
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
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
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1下列关于条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交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己发
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遗。
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己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
更是推动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C、某盛于宋朝,上至官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
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
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
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宗教的青睐,崇尚。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
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B、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
生根发芽,自成一体。
C、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推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
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D、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陛,不少地方饮茶己成习喷,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
茶、英国的英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河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中学生心理认识过程二介绍.doc
- 河南康百万机械有限公司回转窑简介介绍.doc
-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试卷-(粗糙整理版)介绍.doc
- 河南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生源信息介绍.doc
-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毕业实习介绍.doc
-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课程设计-永安煤矿12下山采区开采设计说明书介绍.doc
- 河南理工大学考研普通地质学2014介绍.doc
- 河南美景及门票简介介绍.doc
- 河南能源443号《矿井瓦斯防治管理办法》介绍.doc
- 河南省2015年中招思想品德导向模拟卷介绍.doc
- 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推荐.docx
- 林州市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及答案.docx
- 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带答案.docx
- 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林州市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1套.docx
- 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学生专用.docx
- 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新版.docx
- 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docx
- 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审定版.docx
- 松泽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答案1套.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