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借助教师工作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邓芳
建设中的湖北教师研修网……
汇 报 大 纲
社区、工作坊与教师
教师工作坊的应用
2
3
走上舞台的教师工作坊
1
学校教师工作坊的建设
4
一 、走上舞台的教师工作坊
1.1
理论中的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在19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 Harplin)则是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在争论都市计划或是对社区环境议题讨论时,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
1.1
理论中的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提供了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使得各种持有不同立场、观点、见解的人们在思考、交流、讨论或辩论(甚至争论)中,对所研讨的主题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工作坊研修是一个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且让参与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如何付诸实践,以及在行动后如何反思改进。
1.1
理论中的工作坊
意义建构
对话
协作
情境
工作坊的理论基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在修正个人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理论,其中心思想为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由学习主体主动地建构,而这种建构是经验、知识、发展和学习的社会建构。
1.1
理论中的工作坊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启示有哪些?
非典中诞生的北京西城区教师研修网
1.2
地方实践的解读
上海市长宁区2006年起开展教研活动课程化,对区域研修的知识沉淀与传播,对教研员系统思考能力、对教师系统学习和参与均有促进作用。
上海虹口区借鉴长宁区、静安区,2008年开始实施教研课程项目制式,由教师自主选择项目参与,引入竞争机制。
2012年上海浦东区每年组织全体教研员与学校开展网络研修活动课程化,同时引入学分认证,3次线下活动+2次网络研修给予1个学分。
1.2
地方实践的解读
以工作坊为载体,开展活动课程化提升研究的品质
1.3
国家实践的解读
上述四个方面是国培项目改革的着力点
总结以往培训的经验,教育部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革——
1.3
国家实践的解读
教师工作坊
是一种新的
网上研修方式
是一种网络团
队组织方式
二 社区、工作坊与教师
2.1
社区与教师工作坊
三种关系
社区凝聚的要点
母子关系
孕育抚养、使之独立,并离开家庭
夫妻关系
共同的回忆、共同财产、子女链接
姊妹关系
共同的回忆、包容与情感
共同的活动
共同的成果
共同的回忆
滕尼斯对家庭共同体的分析
教师工作坊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而不是找堆老师为自己打工,要鼓励他人独立
工作坊只是工具,把学校培养人的方式用互联网呈现出来,把成果积淀出来
2.2
教师成长与教师工作坊
角色适应期 发展期 专业成熟期
新教师 合格教师 教学能手(骨干) 学科专家
胜任教学 原创教学 发展教学
感受职业 接受职业 享受职业
关注教法 关注教材 关注学科
学会操作 学会创作 学会研究
孤独的教师
职业高原
2.3
研修社区中的工作坊
2.3
研修社区中的教师工作坊
人:以人为核心
学员与坊主共同成长
活动:优质高效的研修活动,将学员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课程:丰富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供学员开展活动时选用,供学员获取资源时选看
工具:各种工具、任务表单是学员开展研修活动的好帮手
管理:学员所有的学习行为都会被忠实地记录下来,坊主和导师团队会分析这些数据,帮助学员完成研修任务
在教师工作坊,可以做“11”个动作
在教师工作坊,可以做“11”个动作
在教师工作坊,可以做“11”个动作
动作1——参与活动、激发活力
1
人生就是一场相遇,“活动”成全了艺术创意。在活动中学,有力地激荡我们、升华我们,使我们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
教师工作坊的学友,参与本坊或他坊的研修活动,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在研讨分享中成长自我、在交流互助中共同前行! 我们不是因为职业倦怠而停止活动,
而是因为停止活动而职业倦怠。
动作1——TIPS
1
友情提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