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乙型肝炎病毒新药研究进展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黄爱龙 乙型肝炎 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 结构特征 基因组特征 生物学特征 HBV感染现状-分布及危害 Where Are The Long-Term HBV Carriers? HBV感染的自然史 急性清除(成人:90%) HBV 慢性携带(婴幼儿:90%) 25-40% 无症状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 癌 乙型肝炎发病机理 免疫发病机理 免疫发病机理 目前认为,HBV感染后造成的肝细胞损伤不是病毒复制的结果,而是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的结果。机体在产生免疫应答清除病毒的同时,损伤了感染的肝细胞。其中,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CTL反应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乙型肝炎可怕吗? 不可怕,理由: 血液途径传播 婴幼儿(接种疫苗) 成人(90%急性清除) WHO目标 乙型肝炎可怕吗? 可怕,理由: 3.5亿携带者 3000万癌症患者 治疗效果不理想 乙型肝炎治疗 抗炎保肝治疗 抗肝纤维化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 抗病毒治疗 治疗策略 药物设计的最高原则(高效低毒与特异性) 来自急性感染恢复期病人的启示 来自病毒生活周期的启示 核苷酸衍生物 HBV多聚酶模型 拉米夫定和野生株 拉米夫定能有效地抑制HBV的复制 核苷类似物— “-2,3-双脱氧-3’硫代胞嘧啶” 对HBVHIV的抗病毒活性 能抑制依赖RNA的DNA多聚酶 拉米夫定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最佳推荐剂量为100mg/d 迅速吸收 肝脏代谢率低 从尿中以原型排泄 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作剂量调整 无显著药物间相互作用 拉米夫定迅速地抑制了血清HBV DNA水平 拉米夫定和变异株 发生YMDD变异? 2年的患者,及未发生变异的患者的HBV DNA均呈低水平 YMDD变异株的特性 复制活性比野生株弱 使用拉米夫定的最初36周内,极少检测到YMDDv YMDDv检测率: 1年后 = 24% (综合的资料) 2年后 = 42% 3年后 = 53% 4年后 = 67% DAPD 双脱氧鸟嘌呤类核苷酸DXG的前体药物。 DAPD 干 扰 素 PEG-IFN-2a 加有40KDPEG(两个Lys位点) 体内半衰期增加10倍,活性也相应延长 用量:一周一次 减少剂量依赖性副作用 国外已用于HCV治疗 正在中国启动治疗HBV III期临床验证 免疫调节类药物 关于抗病毒治疗的哲学思辩 以结果来看,病毒感染分为: 致死性(天花,病毒变异,动物来源,少数) 一过性(流感,甲肝) 持续性(乙肝,疱疹) 平衡 对抗 (常态) (激发态) 从进化角度看,病毒发挥独特作用。 数量繁多,宿主广泛 基因载体 基因革新的主要源泉 物种进化中地位重要 HBV治疗策略反思 存在问题 免疫调节治疗(双刃剑) 抗病毒治疗(前期用药/病毒变异) 解决方案 和平相处 以毒攻毒 天花 假病毒 小鼠在10、50mg/Kg/d剂量下,连续用Clevudine30天,无明显毒性反应;对人骨髓细胞及H1细胞线粒体无明显毒性。 在土拨鼠肝炎模型实验中,用Clevudine10mg/Kg/d,持续12周,血清WHV DNA下降1000倍,表面抗原下降100倍,肝内WHV DNA复制中间体下降10倍,治疗结束后没有病毒标志物反跳。 在鸭乙肝动物模型中也观察到相同效果。已经证实与抗病毒药物enviroxime(恩韦肟)、3TC、FTC、DAPD、cidofovir有协同作用。 2000年9月-11月,相关的I/II期临床试验已陆续见诸报道。 Clevudine Novirio制药公司正在研制的一系列有抗HBV作用的β-L-2’-脱氧核苷酸类药物。 计划于2001年1-3季度进入临床试验。 L-dA和L-dT口服后能被吸收利用, L-dT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达70%,而L-dC要被双磷酰酯甘油修饰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 土拨鼠肝炎模型证实用L-dT口服10mg/Kg/d的剂量,可使病毒降低3-9logs,而L-dC用相同剂量仅降低病毒1-5logs,L-dT与L-dC合用有协同作用。 L-dT L-dC L-dA Enzo Biochem和纽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合作开发的具有免疫调节及抗病毒作用的寡核苷酸药物。 于2000年6月开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