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是大学之本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爱是大学之本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评论之四 本报评论员 李玛琳院长说,大学之大,不仅在于有大楼、大师、大气,还必须有大爱。大楼是大学的基础,是大学的物质形态,是大学的载体;大师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的精神支撑,是大学的智力宝库;大气是大学的气质,是大学待人处事的方式和气度,是大学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大爱是大学的根本,是大学力量的本源,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大学教育的真谛。大爱是大学完美的表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大学不可或缺的情怀。 大爱是什么?大爱就是宽广博大的爱,施与众人的爱,无私奉献的爱,不要任何回报、不带任何条件的爱。大爱是仁者之爱,孔子曰:“仁者,爱人”;林则徐说,大爱就是“能扫除内忧外患,能救民众于水火倒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一首诗说得更好:“大爱者,众生莽莽,不为唯一,福泽济世。非青鸟琴瑟缠绵者,但为仁德善行扶人事。”可见,大爱者心胸开阔,境界高尚,志存高远,忧国忧民,扶危济困,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以德报怨,乐善好施,普渡众生,是仁德之人。“大爱”是相对于“小爱”而言的,“小爱”是有前提的爱,是讲条件的爱,是讲互惠互利的爱,是针对特定对象的爱。“小爱”的人心中主要装着自己,希望自己过的比别人好。譬如:男欢女爱是需要有条件的,首先你得是一个异性,以满足对方的性的需求;其次,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有前提的,首先你必须是他(她)亲生的儿女;再如,一个人对某人特有的关照和偏爱,是因为私心在作祟、对自己有利而为。一位伟人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于一般人来讲,他们的爱大多是“小爱”,总是要讲个前提和条件,这就是所谓的“缘”。而“大爱”与“小爱”就不同,“大爱”是不讲前提条件的,不图任何回报的爱,是一种博爱。一个具有大爱的人,心怀善念,心中总是装着别人,希望别人比自己过的好,有慈悲怜悯的菩萨善心,有救苦救难的义举行为,常常义无反顾为爱成仁。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就是这样的人,中国历史上的老子、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等大致也是这样的人。如果有人说,他们的爱也是有前提条件,至少这个前提条件也十分宽松,维系的是“真、善、美”,突出的是“天下为公”, 祈求的是天下太平、人类幸福安康。大爱无私,只为付出,不求回报,无论你高低贵贱,无论你是人是畜生,或者一草一木,他都一样的爱你;大爱无疆,不分区域,不分远近,无论你在哪里,都阻碍不了他对你的爱念。这就是“大爱”的无私,大爱的包容,大爱的思想情操和境界。而且这种爱,是一种无伤的爱,一种无求的爱,就像太阳爱万物、雨露爱小草一样。这种“大爱”的思想和情怀,只有在宗教的书本里才能找到,在现实社会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做得到。我们共产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大爱”理念的实施,受益于国人,更受益于世界,惠及众生万物。 虽然“大爱”与“小爱”有本质的区别,但两者又有紧密的联系。没有小爱,就没有大爱。有了小爱的积累,才能铸就大爱的崇高。没有夯实“小爱”这个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大爱”这座丰碑。“小爱”是社会的基础,维系着亲情、爱情和友情,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基石;“大爱”是社会文明的标杆,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信仰,有无大爱是这个国家、民族社会制度是否文明、精神情操是否高尚的标志。大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忠诚国家、报效人民是大爱的两大内涵,平等、自由、博爱和责任是大爱的基本元素。爱国爱家的大爱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因此,我们要在大学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培育师生的大爱情怀,树立大爱情操,从一点一滴的小爱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有责任感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标追求。 大学之大在于大爱,大学应有大爱的胸怀、大爱的情操、大爱的精神、大爱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环境。大爱是大学教育的真谛,是大学教育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发展力量的源泉,是大学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科学的深情眷念,是大学善良、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是大学福民济世、普渡众生的本质表现。只有拥有大爱的大学,才能用爱的胸怀、爱的氛围,培育出宽松、宽容、和谐的育人环境,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使其对国家忠诚、对人民爱戴、对科学敬畏、对真理信仰。大学是否有大爱,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否有层次、有内涵的表现,是大学是否有爱心、有责任、有公德的体现,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是否有品位的重要尺度。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中,每项职能都体现了“大爱”的精神和情怀,对学生的爱、对科学的爱、对社会的爱、对国家和人民的爱。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