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安全、言论自由与隐私保护
网络安全、言论自由与隐私保护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張 平 杨雪晶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需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留自己内心世界的安宁(peace of mind),隐私权也越来越在人们心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对人们的隐私权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也为人们越来越关注。
一、网络隐私侵害危机
● 匿名再投递服务(E-mail remailer service)在网络上由来已久。这种服务的过程是:网络用户向服务商发出电子邮件,服务器受到邮件后自动删除邮件上的姓名和地址,代之以随意编造的代码再转发出去。这样用户就可以完全在匿名状态下发送信息了。1996年美国的一位市政委员的住宅电话被人当成色情电话广受骚扰,经过艰难的查找,得知有人将他家的电话号码放在了一个新闻组中带有色情性质的照片上,这张照片几经多家网络服务商传送最初是通过芬兰的一个叫做约翰.海尔辛基(Johan Helsingius)经营的网站发出的。海尔辛基及其热衷于电子邮件再投递服务。也正是他,在1995年美国洛杉基科学教派(Church of Scientology)因过去的教徒在网络上公开了有关教会的教义等提起的一系列的法律诉讼中,扮演了匿名传送信息服务的角色。在芬兰警察的协助下,海尔辛基不得不关闭了他的计算机。
海尔辛基是一个业余服务商,他用白天工作赚的钱补贴这种匿名传送服务,他所以这样做,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言论自由的信徒,而他坚信匿名有利于人们自由发言。
● 1998年,在美国加州居住的兰迪.芭芭拉小姐接连不断地接到不同男性
的骚扰电话,甚至还有人找上门来滋衅生事。兰迪在惊恐之后,开始查找原因,终于一个陌生男人告诉她,他是在网络上看到兰迪作的色情广告才按照上面提供的电话打来的。兰迪没有电脑,也没有上过互联网,是谁冒用她的名字干的?
兰迪求助于警察,然而警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防范措施。兰迪开始自己行动,她与父亲学习电脑操作,很快熟悉了互联网,找到发出电子邮件的网址。当他们将自己收集的证据交给当地的调查部门,警察开具了搜查证,要求网络服务商提供该网址的用户姓名,终于查到了“凶手”,原是兰迪曾经的结识的男友加里冒用兰迪的名字借免费电子邮件到处作广告,然后再向有反馈信息的人发送电子邮件以达到骚扰兰迪的目的。加里最终因侵犯公民隐私罪被判3个月监禁。
二、保护隐私的“矛”与“盾”
为了不使类似于兰迪.芭芭拉的悲剧重演,“英特尔”公司研制了“奔腾III”处理器,在其内部设置了芯片系列号,计算机用户只要开机联网,“奔腾III”芯片就会把序列号自动发往网络商家、管理部门或安全部门,并随时跟踪用户的网上活动。这种技术就向给计算机用户上了户口一样,安全部门通过芯片系列号可以迅速确定用户的方位和身份。“英特尔”公司声称,有了这种技术,在兰迪一案中的罪犯就不难追逋了,而且,这种技术也对那些预谋在网上犯罪的人给以威慑,从而会减少日益嚣张的电脑犯罪。
“英特尔”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快速的缉拿网上隐私侵害的“罪犯”,但适得其反,“奔腾III”的广告刚一推出,就遭到隐私权保护团体及消费者团体、民权团体等的联合抗议:“奔腾III”不是在保护电脑用户的隐私而是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试想,电脑用户一上网,安全部门或商家就可以得知用户的个人信息及上网经历,这是对个人隐私权的最大威胁,那些有心窥探他人隐私的人,更会利用破识芯片序列号,得知用户的一举一动。
隐私保护主义者主张应保有网络用户的适时适度的匿名使用网络的权利。
采取技术措施在网络上保护隐私遇到了矛盾。
三、网络隐私法势在必行?
1998年底,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儿童网络保护法》和《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暂行条例》。这两项法案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和防止美国儿童触到色情网址。但是这两个法案并不为所有的人认可。费城地区法官洛威尔.立德在99年2月3日宣布,他将暂时停止实施这两项法案,他在声明中说:我们应该让父母,而不是靠政府来决定孩子们应该看什么,不应看什么”。代表17家网络经营商的律师攻击这部新法律违反了美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并且给网络经营商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影响网络发展。
看来,即使在美国这样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的国家,在保护隐私与保护公民言论自由之间确定一个合理的界限也倍感头痛。
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网络用户中有86%的人说,只要公司声明不会侵犯使用者隐私权,他们就可以同意网络公司以赠品方式取得他们的个人资料。隐私保护主义者担心有些公司会直接将这些资料出售。
调查中有82%的人填写个人资料时,会考虑公司列举的隐私权声明;有14%完全不考虑,只要得到赠品 。
网络时代会逃避隐私权的保护吗?
显然,由于这一新的传播媒体更具有广泛性,人们会更加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__安全学的理论基础.ppt
- 第二章安全评价标准与规范.ppt
- 第二章安全观_安全学原理.ppt
- 第二章患者安全.doc
- 第二章爆破器材安全管理.ppt
- 第二讲安全与安全文化2.ppt
- 第二章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lili.ppt
- 第五章医疗安全管理.ppt
- 第五章商品养护与仓储安全管理.ppt
- 第五节掘进安全工作.ppt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