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密隔舱福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州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010年11月22日09:39??来源:《泉州晚报》   经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5日审议通过,我国申报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泉州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该技艺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对提高航海安全性起到了革命性作用。这项制造技艺在泉州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该项目是泉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上半年,泉州市还专门成立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习所,全面保护与弘扬这项传统技艺。   据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王连茂介绍,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泉州先进造船技术的代表,该技艺与船舵的使用和龙骨装置对世界造船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并称为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对世界造船业的三大贡献。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它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   相关资料   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舱区,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因此在航行中,特别是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大大提高了远航的安全性能。如今,无论是载重数十万吨的油轮,还是潜入深海的核潜艇,虽然制造材料改为现代化的金属,但内部采用的仍是水密隔舱结构。   按照泉州市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建造的“太平公主号”仿明代无动力帆船,2008年—2009年间曾经航行太平洋。 福建特有的造船技艺 “水密隔舱”联合国登记保护 手机免费访问  2010年11月17日 15:57 海峡都市报  查看评论    建造中的水密隔舱   昨日凌晨,我省晋江市与宁德蕉城区联合申报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继去年屏南申报的“中国木拱廊桥制作技艺”入选后,我省又一项目入选。据悉,申报单位正加紧制定保护措施,抢救这一濒临失传的造船技艺。   此次中国申报项目中,“中国活字印刷术”和“麦西热甫”也一同入选。 晋江、宁德蕉城两地联合申报   据悉,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我省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大约于唐代在泉州发明,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这一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目前我省仅晋江深沪镇、蕉城区漳湾镇有传承人。   木船逐渐退出舞台 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由于铁壳船的兴起,木材船被逐渐冷遇,这一技艺的传承遭遇困境,濒临失传。”晋江深沪镇的陈芳财今年已经63岁,他是“水密隔舱”福船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前木船没有了市场,他也干起了别的行当。但在政府部门的邀请下,陈芳财最近几年又开始制船并带徒弟,现在一“般只为博物馆建造船模,很少是真正用来下海的。即使这样,船模也可以让后辈记住这些祖先曾用来与大海搏击的古老渔船。”陈芳财说。水密隔舱福船:流传千年的造船技艺 大 中 小]  ?   早在宋元时期,中国的远洋木帆船就备受各国商人、使节的青睐,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帆船所具有的安全性,其安全性来源于中国帆船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水密隔舱”结构。近日,“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与“中国活字印刷术”“麦西热甫”一起被列入联合国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迟始于唐代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船舱中以横隔板分隔、彼此独立且不透水的一个个舱区。对于整艘木帆船而言,其水密隔舱的数量并不固定,这不仅与船的大小有关,还与船的用途有关。一般船只越大其隔舱就越多,载客为主的船舶要比货船具有更多的水密隔舱。福船则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对尖底古海船的统称,其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首尖尾宽两头翘,外形十分美观。 1960年,江苏扬州出土的一艘木船证实水密隔舱技术最迟在唐代晚期就已出现。清嘉庆年间蔡永蒹所撰《西山杂志·王尧造舟》载:“天宝中,王尧于勃泥运来木材为林銮造舟。舟之身长十八丈……银镶舱舷十五格,可贮货品三至四万担之多。”该史料记载了唐天宝年间福建泉州地区所造海船的情况,其中“十五格”即为十五个隔舱。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一艘宋代远洋货船残体,已具有极为完善的水密隔舱结构。水密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