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医疗安全防范及纠纷回顾分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前医疗安全防范及纠纷回顾分析

问 题 及 思 考 面对危重、紧急情况,我们在现场如何把握告知与签字的时机? “ 先签字还是先抢救?” 按正常程序我们在口头告知的同时即可进行抢救,但事后很多家属对口头告知不认可,不予承认,该怎么办? 五、收费引发的纠纷 案例5 案例回放 2012年 10 月14日,吴XX, 男, 46岁, 三希堂饭店,“呼吸困难”呼救。 到达现场查体:神清 ,精神差 ,端坐呼吸, 全身皮肤黏膜潮热大汗, 唇甲青紫 ,呼吸浅促 ,30次/分 ,可闻及大量湿罗音及喘鸣音。心脏听诊不理想,四肢呈凹陷性水肿。 既往史:糖尿病 ,尿毒症, 心力衰竭, 肺间质纤维化。 处置: 建立静脉通道,生理盐水 250ml+氨茶碱 0.25mg 静滴, 呋塞米20mg 入壶。 向家属告知“病情危重,随时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建议入院治疗。” 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劝说患者住院。 20分钟后,患者经用药病情缓解,拒绝入院治疗。经多次劝说无果,向中心回报现场情况,再次交待病情,交代注意事项。 签字、收费、开具发票、返回。 在现场收费时,患者家属提出质疑: “ 前三次呼救收费在200—300元左右, 为什么本次为400元?” 哼哼,看你怎么解释? 我们的解释是: “上次是上次,与这次不一样。我们这次做了现场治疗而且患者病情已缓解。” 家属现场无异议,交费后开具发票,签字返回。 结果还是被投诉了! 投诉理由: 1、这次收的多了,前几次都是2、3百元,这次4百元。 2、工作人员说“如果想少缴费就不予出具发票”。 ——糗大了! 实际收费情况: 共收费 400元 : 出车费60,出诊费200,药费 20,材料费120(留置针、 弹力绷带 、电极片 、楼层费8层) 收费显示:收费项目偏高,存在不合理收费的现象。 我们存在的问题 1、对收费项目未详细充分向患者家属进行解释说明,患者虽心存疑虑,但在现场未表现出来。 2、解释收费过程中,我们的方式 、态度、 语言方面欠妥。 “上次是上次,与这次不一样。我们这次做了现场治疗而且患者病情已缓解。” ——是理由吗? 3、缺乏整体意识 、大局意识。 在中心强调的“八个统一”中,一再强调“统一收费标准”。 如果患者有着多次呼救经历,对收费标准有对比的情况下,我们还在说“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 将使所有120工作人员深陷尴尬处境! 请把我们失败的教训,作为您工作的经验! 抛砖引玉,引以为戒! “别人吃一堑,我们长一智,最后达到不吃一堑,也能长 一智”! 谢谢大家!换个好看的图片! 谢谢大家! * 案例2 案例回放 2008年冬天某日,约19点左右,彭XX,女,电子商贸城附近公交车上,突发晕厥,他人呼救“120”。我分站接到指令(当时省医尚未建立急救分站) ,及时出车到达现场,查体后初步判断:呼吸心跳停止。现场急行CPR、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等紧急送往我院急诊科。。。 经抢救患者呼吸心跳恢复 ,复苏成功。诊断为脑干出血。 第二日,该患者家属请省人民医院专家会诊,肯定我院诊断及救治措施。应家属要求转往省人民医院继续救治。 第三日终因病重救治无效死亡。 之后患者家属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上访、投诉…… 我们为什么不就近转送至省人民医院,而是转送至省康复中心医院? 投诉的理由 客观存在的事实: 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是“脑干出血”。 当时我们的做法 接受指令—到达现场(电子商贸城站公交车上)—现场处置(即刻展开救治CPR)—— 积极抢救—复苏成功。 转送我院 是否存在将患者尽量接回本 院的潜在意识? 当时转送我院的理由是什么? 顾虑患者无家属,疑似“三无人员”,这样的患者转送其他医院是否接受?我们的费用怎么办?接诊医院的费用怎么办?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