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课堂实用课件.ppt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课堂实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记分类 从叙述人称看:分为自传 他传 根据篇幅的长短:分为大传 小传 从创作方法看:分为史学性传记 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叙传 评传(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 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5、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6、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7、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问题探讨 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他在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 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叹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重要作品:《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陈陶》《悲青坂》《月夜》《春望》《羌村三首》《北征》《洗兵马》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从杜诗所表达的情感入手,分析一下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杜甫的人生事例,可以证明哪些观点?(如何将本文的材料充分用于我们的写作) 与杜甫辉煌的艺术成就相比,他的人生堪称悲剧,你认为造成这样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奸臣当道 战乱频繁 皇帝昏庸 性情选择 命运巧合 如果你是杜甫,你是会选择怎样的人生?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都要活出价值,即使不能千古留名,也不能遗臭万年。 杜甫的人生是悲惨的,但也是幸运的。没有坎坷的经历,怎么能有千古的诗文?一千多年过去了,谁还记着那些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只有老杜的诗文才是我们民族永恒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缅怀! 阅读“流亡” 流亡经历: 白水(756.6,潼关失守,开始流亡) 羌村(756.6,历经艰辛,安家于羌村) 长安(756.8,投奔灵武,被捉,身陷长安) 凤翔(757.4,回到凤翔,官左拾遗) 羌村(757.8,放还,回到羌村) 一个忠君爱国人 流亡诗歌: 1.身陷囹圄,心盼王师;(《悲陈陶》) 2.兵荒马乱倍思亲;(《月夜》) 3.忧乱伤时;(《春望》) 4.国破家散,诗心写实。(《北征》)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流亡( 755—757) 安史之乱开始,唐代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治上,丧失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经济上,生产力下降,社会贫困日渐加深。 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 《春望》《月夜》《北征》 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此后唐代的诗歌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他在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阅读“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 , 主要生活经历 1.长安收复,杜甫回到长安;(757.10) 2.杜甫最后一次留居长安,过着闲散的官吏生活;(757.11-758.6) 3.离开长安,被派往华州做司功参军;(758.6) 4.从华州到洛阳,然后返回。(758冬-759) 1、侍奉皇帝,梦断左拾遗;(唱和诗、朝谒诗,毫无光彩) 2、离开京师,走向人民;(从狭窄的天地中解放了出来,接近了战乱中的人民,认识到时代的苦难,恢复并且扩展了他的广大的诗的国土) 3、开拓写实传统,抒写人民疾苦。?(《三吏》《三别》《洗兵马》) 主要作品 “三吏”之一《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 “三吏”之一《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