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学课件 (1)
第二章???药效学??第一节?药物的作用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1、兴奋性改变:??(1)兴奋性:指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2)兴奋药:使兴奋性增高,功能增强,????????????如尼可刹米兴奋呼吸指数使呼吸增强。??(3)抑制药:使兴奋性降低,功能减弱,如吗啡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2、新陈代谢改变:??许多药物通过影响新陈代谢而发挥效应,如肾上腺素使血糖升高;胰岛素使血糖降低。3、适应性改变:??药物通过增强或抑制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免疫增强药和免疫抑制药。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1、选择性:指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2、选择性形成的有关因素:(1)药物分布的差异;(2)组织生化功能差异:通过干扰组织某一生化代谢过程而发挥效应;(3)细胞结构的差异,如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选择性地杀灭革兰氏阳性细菌,而人和动物的细胞无任何影响。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1、治疗作用: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治疗目的分为对因和对症治疗。2、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作用。(1)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2)毒性反应:指由于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使机体产生病理反应或有害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4)继发反应: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两重感染。(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指与药理作用无关的病理性免疫反应。(6)致畸作用: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的作用,常发生于妊娠头20天至3个月内。(7)致突变与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指药物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
7.效价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8.效能:药物的最大效应.9.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10.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11.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12.治疗指数:LD50与ED50的比值(LD50/ED50),比值越大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13.可靠安全系数(CSF):CSF=LD1/ED99,比值大于是,安全系数较大,比值小于1,安全系数小.??????????第二节?药物作用机制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1.渗透压作用:如甘露醇的脱水作用.2.脂溶作用:如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3.影响PH:如抗酸药中和胃酸.4.络合作用:如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重金属离子而解毒.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1.干扰或参与代谢过程:药物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发挥作用.如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而增强乙酰胆碱(Ach)的作用.2.影响生物膜的功能:如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影响Na+.Ca2+或K+的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3.影响体内活性物质:乙酰水扬酸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4.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如麻黄碱促进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1)受体概念:受体为糖蛋白或脂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能与药物相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2)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高度特异性;高度敏感性;受体占领饱和性;药物与受体是可逆性结合。(3)激动药与拮抗药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拮抗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4)受体调节与药物作用关系:受体向下调节:在激动药浓度过高或长期激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向下调节与耐受性有关。受体向上调节: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时,受体数目增加。向上调节与长期应用拮抗剂后敏感性增加有关。
三章???药动学
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一、药物的跨膜转运1、被动转运(顺梯度转运):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大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1)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2)影扩散速度的因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2、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或电位)差的转运。?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二、吸收
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1、消化道吸收(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