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各省区轮廓速记口诀 东北三省黑吉辽, 鹅捧斧头砍马蹄; 北部边疆内蒙古, 雄鹰展翅东南飞; 青海宁夏与甘肃, 玉兔燕子举哑铃; 晋冀鲁豫四边形, 火炬跪驼大白菜; 陕西跪俑川羊皮, 小渝鄂钟口对口; 湖南江西与贵州, 夫妇向西叫小狗; 滇藏新疆维吾尔, 孔雀伸舌啃牛头 安徽甲虫闽方形, 两广象鼻与帽子 海南波萝台大米, 浙江喇叭吹得响; 京津苏沪与港澳, 实在无法断其形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实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农村人口比重仍较高,城镇人口比重较低。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但仍较低。 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大,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出现。 流动人口大增。 城市发展政策 严格控制大城市(100万以上)的规模 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在20世纪50-70年代也有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调动为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人口迁移中组织性的迁移比重不断下降,而自发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 目的:人口的增长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备”则“倍” 有准备、有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 * 50 135 125 哈尔滨 黑 长春 辽 沈阳 吉 45 冀 西宁 15 青 石家庄 陕(秦) 西安 一、超级人口大国 12.9 0.26 2.6 1.48 人口 960 997 936 1700 面积 中国 加拿大 美国 俄罗斯 二、人口现状 黑河 腾冲 历史上,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西汉时,我国北方人口占总人口的2/3. 经过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南方人口已经占到全国2/3.清末到民国中期迫于生计, 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新疆和甘肃等地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阅读教材,归纳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迁出、迁入地区 及其原因。 迁移的直接原因 人口分布中心变化 时期迁移的主要方向 迁移起始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黄河中下游地区 秦汉时期起,人口迁移频繁 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特别向南方扩散 唐朝“安史之乱”后,人口中心移到长江流域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原因 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方向 黄河中下游平原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安史之乱 意义 人口中心南移,改变人口地理分布格局 请你思考: 黄河中下游平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平原广阔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 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如60年代有组织的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以及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等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上不允许 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 净迁入地区 出入平衡地区 净迁出地区 特 点 原 因 特 点 方向 阶 段 规模 人口迁移规模小和流动数量少 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政策影响 1954-1960 活跃期 1961-1976 低潮期 1977-1984 回升期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自发迁移和流动较少 辽 鲁 沪 川 西藏 除了辽 鲁 沪 川之外的省区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看图: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 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1、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方向 一是从农村到城市 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2、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新特点 一是这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外出 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因学习、培训和分配 工作而迁移的人数也逐步增多。 二是原先有些人口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 请你思考: 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1)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 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 农村大批潜在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显性的剩余劳动力,他 们迫切要求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2)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 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 (3)城乡及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考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课件:第2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和.ppt
- 2013年__胸腔积液.ppt
- 2013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题.doc
-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__4__9.doc
- 2014版《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第1讲近代西方的工业文明.ppt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讲课时提升作业(十八).doc
- 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课件:第五单元《第2课越南战争》(人教版选修3).ppt
- 2014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_江苏卷__100教育.doc
- 2015__4__8普安县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析报告__1.doc
- 2015年高中英语写作第29课时写作中高级词汇和短语的使用教案.doc
- Unit4MyFavoriteSubjectSectionA(1a-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ListeningandSpea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1).pptx
- Unit4MyFavouriteSubjectSectionA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MyFavouriteSubjectSectionB(1a-1d)(教学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Lesson1课件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Lesson3课件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词汇笔记清单-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docx
- Unit4Lesson2课件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SectionAGrammarFocus-4c课件人教版(2012)九年级英语全册.pptx
最近下载
- 履带吊安拆T及T履带式起重机安拆施工工艺.docx VIP
- 海康威视 扫描仪 台式人证比对终端 DS-K5605 安装指南.pdf
- 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自动控制原理.pptx VIP
- 六枝特区牂牁江景区山水实景水舞秀项目环境影响报告.pdf VIP
- 江苏省常州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 .docx VIP
-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pdf VIP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食材配送人员配备方案(5篇).doc VIP
- 相声—《口吐莲花》.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