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量及导线计算常用公式全集测量员适用手册预案.doc

全站仪测量及导线计算常用公式全集测量员适用手册预案.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测量人员使用手册 全站仪测量及导线计算常用公式全集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目 录 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五、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六、 超高计算公式七、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八、 标准差计算公式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x1:QD的1:QD的x2:D的:D的α:QD~ZD的方位角 2. 计算公式: 1)当y2- y10,x2- x10时: 2)当y2- y10,x2- x10时: 3)当x2- x10时: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α1:QD~JD的方位角 α2:JD~ZD的方位角 β:JD处的偏角 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T:曲线的切线长, D:JD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 计算公式: 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U+Tcos(A+180°) Y′=V+Tsin(A+180°) 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U+Tcos(A+D) Y″=V+Tsin(A+D)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P:所求点的桩号 B: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左偏-1,右偏+1 C:JD桩号 D:JD偏角 Ls:缓和曲线长 A:方位角(ZH~JD) U:JD的X坐标 V:JD的Y坐标 T:曲线的切线长, I=C-T:直缓桩号 J=I+L:缓圆桩号 :圆缓桩号 K=H+L:缓直桩号 2. 计算公式: 1)当PI时 中桩坐标:Xm=U+(C-P)cos(A+180°) Ym=V+(C-P)sin(A+180°) 边桩坐标:Xb=Xm+Bcos(A+90°) Yb=Ym+Bsin(A+90°) 2)当IPJ时 中桩坐标:Xm=U+Tcos(A+180°)+GcosO Ym=V+Tsin(A+180°)+GsinO 边桩坐标:Xb=Xm+Bcos(A+MW+90°) Yb=Ym+Bsin(A+MW+90°) 3)当JPH时 中桩坐标: 边桩坐标:Xb=Xm+Bcos(O+MW+90°) Yb=Ym+Bsin(O+MW+90°) 4)当HPK时 中桩坐标:Xm=U+Tcos(A+MD)+GcosO Ym=V+Tsin(A+MD)+GsinO 边桩坐标:Xb=Xm+Bcos(A+MD-MW+90°) Yb=Ym+Bsin(A+MD-MW+90°) 5)当PK时 中桩坐标:Xm=U+(T+P-K)cos(A+MD) Ym=V+(T+P-K)sin(A+MD) 边桩坐标:Xb=Xm+Bcos(A+MD+90°) Yb=Ym+Bsin(A+MD+90°) 注: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米”;角度测量单位:“度”;若要以“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的数字换算为弧度。 五、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R:曲线半径 i1:ZY~JD方向的坡度 i2:JD~YZ方向的坡度 E:外失距 x:竖曲线上的点到直圆或圆直的距离 y:竖曲线上点的高程修正值 2. 计算公式: 六、 超高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i0:ib:b1:所求点~路中线距离 x0:x: 2. 计算公式(公式1):(绕中线旋转) 1)当x≤x0时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2)当x≥x0时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3. 计算公式(公式2):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七、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N:: 注::: 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差: 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采用全站仪测量线路中线,其基本的原理就是:利用假定坐标系或大地坐标系,测量各交点的坐标,并计算中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利用坐标放样的原理,把各中桩在地面上确定(打桩),以备后续测量。 (一)控制点测设 由于线路通常较长,为确保测量各交点坐标的准确性,通常在线路的全长,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坐标控制点,该控制点的坐标是测量该段线路交点的坐标基准点。因此,坐标中线测量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一、控制点的布设 控制点布置在线路沿线两侧,点位尽量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上,能够看见越长的线路越好。点位要固定,不能有移动的现象。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顶上等位置,若在没有建筑物的地区,则应在地上打入大木桩,在桩顶上订小钢钉。两相邻的控制点能够相互通视,距离在50m—500m的范围之内。如图5-1,控制点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