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0欧姆和75欧姆的原因
近期被问到RF系统选择50ohm的原因,并要求推导出来,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将其总结一下 GGQ(|?w ????? )I-?zyL ???? 射频电缆选择50ohm: W]Tt8 ???? 射频同轴电缆在RF中通常选用50ohm作为标准有几方面的原因:a)是功率容量,抗击穿电压与衰减之间的综合考虑;b)机械美观上的考虑 ~0r.3KTlY ?w |FV qX这些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首先假设同轴线的绝缘层是空气介质,其介电常数为1。 QT l._j@ ?U\ E{-7 ?同轴线的阻抗值: R9-JjG2v ?/IW=+ri ?Z0=sqrt[(R+jwL)/(G+jwc)],RwL,Gwc,公式1 N4DDH^h ?
简化公式:Z0≈sqrt(L/C)=60*ln(D/d)=138*lg(D/d),公式2 GJ_)Cl+5E ?
其中:D为外导体直径;d为内导体直径 GE + csnA2 ?1、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希望有最大的功率容量:Pmax 5T3fw2G ?Wc)/y5$ ?
Pmax=V2max/Z0∝[E*d*ln(D/d)]2/Z0 公式3 wggHUr(g, ?
将公式2中Z0代人公式3中得 lfeWtzOf ?)nxIxr0d- ?
Pmax∝[E2d2ln(D/d)]/60,公式4 -\C6 j ?
对公式4求导并令求导结果为0,即可求得极值,得出D/d=1.65,此时同轴线阻抗为30ohm。 u$p|hd d0j MI)aY. ?2、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希望有最小的衰减:αmin=αR+αG P;pg+L.I ?αR:导体电阻损耗引起的电缆衰减分量,称为导体衰减; RUh{^3;~ ?αG:绝缘介质损耗引起的电缆衰减分量,称为介质衰减; P~Owv s/= ?由于这里假设是绝缘层为空气介质,因此我们只考虑导体衰减分量αR。 ox#4|qM
αR=R/(2*Z0),公式5 x#j_}L!V; ?
R:R=(1/D+1/d)/(2πδσ);RF频段时电缆的总的趋肤效应串联电阻之和,同轴电缆内导体趋肤效应电阻与内导体直径d成反比,屏蔽层趋肤效应电阻与外导体直径D成反比,则R和(1/D+1/d)成正比; UH=]$0N ?将Z0代入公式5,得到 {L{ ?
αR=R/(2*Z0)∝(1/D+1/d)/ln(D/d),公式6 b\mN^P~A ?
公式6进行求导,令求导结果为0求得极值,可得出D/d=3.6,此时同轴线的阻抗为77ohm。 IRB;Q(Z ?综合功率传输量与衰减两方面的考虑,取折中即50ohm。 ?jnEHn ?另外还可以这样计算:在计算电缆最小衰减时得到的电缆阻抗为77ohm,这是在绝缘层假设为空气时计算得出的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绝缘层一般采用聚乙烯材料,其介电常数为2.3,当空气作为绝缘层得出最小衰减的特征阻抗为77,换做聚乙烯时,Z0=77/sqrt(2.3)=50。 @V Fg XN ????????? RF电缆选择50ohm作为标准,还有一个机械美观上的原因: q4E{?为了减小电缆的衰减而提高电缆的阻抗,中心内导体的直径相对于整个电缆直径来说要相当细才可以。为降低电缆的特征阻抗,内导体和屏蔽层之间的绝缘介质的厚度要做的很薄。这样几乎所有的电缆为了机械上的美观其特征阻抗都会接近50ohm,这也使得50ohm特征阻抗成为标准的一个自然趋势。 @eul~%B{X ?VrDvd ?? PCB制版选择50ohm原因: + r ??? 在RF系统中采用50ohm阻抗还表现在PCB的绘制方面: b` IC)xN$ ???? 对于宽度确定的走线,3个主要的因素会影响PCB走线的阻抗。首先,是PCB走线近区场的EMI(电磁干扰)和这个走线距参考平面的高度是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的,高度越低意味着辐射越小。其次,串扰会随走线高度有显著的变化,把高度减少一半,串扰会减少到近四分之一。最后,高度越低阻抗越小,不易受电容性负载影响。所有的三个因素都会让设计者把走线尽量靠近参考平面。阻止你把走线高度降到零的原因是,大多数芯片驱动不了阻抗小于50欧姆的传输线。 GXwV)!x ???? 纯机械的角度也要考虑到。例如,从密度上讲,多层板层间距离很小,70欧姆阻抗所需要的线宽工艺很难做到。这种情况,你应该用50欧姆,它的线宽更加宽,更易于制造。 dJ$}]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名师课件.ppt VIP
- 网络服务业网络安全保障与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方案.doc VIP
- 2025年高中《通用技术》考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堰水力计算水利工程.xls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docx VIP
- 2025 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 Python 编程挑战赛(个人赛)初中组决赛模拟试卷(一).docx VIP
- 一种推送滚轮.pdf VIP
- EPC项目:基于风险管控的质量体系构建与实施.docx VIP
- 4洗涤剂总活性物的测定.pdf VIP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