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余素材:人物介绍 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明王朝的开国皇帝。1368-1398年在位。幼名重八,先后改名兴宗、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苦,曾做过雇工、当过和尚。 25岁时投濠州郭子兴起义军,因骁勇多智屡建战功,逐渐成为起义军首领。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1368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权。在位期间,鉴于元末法纪松弛而导致的各种弊端,主张治乱世用重刑,采取了一系列以“猛”和“严”为主要特点的法律措施。 朱元璋法律思想的具体表现为: (1)修订律令,刑用重典。 明王朝建立后,令刘惟谦等详定法律,历经三十年,编成《大明律》,颁行全国。 贯彻 “刑用重典” 的方针。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亲自采集犯罪处罚的案例,尤其是用严刑峻法惩治官民犯罪的典型案例,编纂成《御制大诰》及《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颁行天下,意在进行法制宣传。 (2)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 在采取废除丞相制度,不准后宫与宦官干预朝政等一系列措施以外,《大明律》专设“奸党”条,严禁在朝官员交结朋党,否则处以死刑。当时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坐奸党罪被杀的文武官吏达四、五万人之多。 (3)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对于受财枉法的从严惩处;对于监守自盗的,不分首从,并赃论罪;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御史犯贪污加重两等处刑。当时的“空印案”和“郭桓案”被株连杀戮的先后达好几万人。 案例分析 赵鐇、赵镐凌迟案 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至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由“三法司”、锦衣卫会审的要素。赵鐇、赵镐,系兄弟,顺天府霸州文安县人。其兄赵鐩为农民领袖之一,正德六年至正德七年间,与杨虎、刘惠等领导农民起义军活动于今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攻破城邑百十余处,杀死官吏、军民不计其数,被称为“奉天征讨副元帅”。正德六年十一月,赵鐇、赵镐投奔其兄赵鐩参加起义军。 中国法制史第十章 明代法律制度 杨晓萍教师制作 〖本章重点提示〗 一、明朝的立法概况 二、明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三、明清的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 重点讲授:重典治乱世的立法指导思想,以及对明朝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一节 立法思想及概况一、 明初重典治乱世的法律指导思想 (一) 产生的背景:元末明初,社会不宁,犯罪现象严重,被明太祖视为乱世。 (二)朱元璋重典治乱世的思想:朱元璋遵循古训,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形成影响明朝的“治乱世用重典”的治世思想。 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具体表现: ① “重典治国”。发挥刑法的威慑力。 ②“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提出“明刑弼教”的思想。 二、立法活动(4项):(一)制定《大明律》,实行“重其所重”的原则 明太祖朱元璋花费三十年时间制定《大明律》。《大明律》与唐律相比: 1.篇目:共计 7 篇,更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格局 2.内容:其律文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成为终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封建大法。 3.凡是有关谋反等政治性犯罪,以及盗窃抢劫等财产性犯罪,都加重了打击力度,甚至使用凌迟刑惩办谋反案犯。 (二)制定《明大诰》,从严惩罚犯罪 性质:《明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二十年间亲手制定的刑事特别法。 效力:《明大诰》,是明朝具有特别法性质的典型案例和训导,与《大明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篇目:《明大诰》共计四篇,分别为《大诰一编》、《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 是朱元璋重典治乱世,特别是重典治吏的真实记录。 (三)编例: 例分两种:一是判案依据的典型判例;一种是单行成例。 (四)《大明会典》: 模仿《唐六典》而作,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质,起着调整国家行政法律关系的作用。 三、明朝立法指导思想在法律内容上的体现 1、重惩赃吏的制度 (1)朱元璋规定官吏犯赃达银六十两,剥皮实草。 (2)明成祖为镇压政敌,对方孝孺实行“灭十族”。 2、规定充军刑,打击重要犯罪 (1)把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服苦役,直至终身。 (2)实行永远充军:除本人外,还实行子孙永远充军,直至绝户为止。 3、创设奸党罪,打击朋比结党等项犯罪 (1)洪武年间创设奸党罪打击朋比结党等项犯罪。 (2)用刑苛酷,牵连过广,反映出当时刑事政策的盲目与过激性。 第二节 明代法律的基本内容 一、刑事法律: (一)刑罚制度(新增内容为重点): 1.死刑。凌迟入《大明律》与绞斩并列。 2.肉刑复活。明朝朱元璋时肉刑复活,刑罚残酷。 3.充军刑。打击重要犯罪 4.枷号。明朝创造的耻辱刑。 (二)刑罚适用原则的变化: ①实行从重从新主义原则,引起法律适用的重大变化。 ②化外人有犯原则的
文档评论(0)